2024-11-02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PK如何歸家? 少子化如何信仰傳承? 牧者分享理論與實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王恩霖牧師(右圓圖)、蔡壹亘牧師(左圓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一位從小不離開教會的PK(牧師的孩子),在青少年叛逆期被視為教會頭痛人物,還曾遭遇車禍住院。沒想到幾個月後,他卻開始逐家叩門,問說:「阿伯阿姨,你們有沒有聽過耶穌?」

他後來回轉到上帝面前,甚至成為教會的主任牧師,他是如何做到的?為何基督教家庭的子女,很多長大後離開信仰?在當前少子化社會,如何傳承信仰?基督徒父母又該如何建造「使命家庭」?

在日前一場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研習會中,與會者就現今信仰傳承實際遇到的困境和挑戰,以及突破之道,進行分組討論。客西馬尼行道會王恩霖牧師分享自己的「PK歸家路」,客西馬尼行道會蔡壹亘牧師談「新生代信仰傳承,挑戰與因應—─教會大家庭篇」,以自身信仰經歷談少子化、缺少青少年輔導、教會的因應等問題。

教會長大  青少年被好玩事吸引

謝許朝第一個女兒的後代,在基督化家庭長大的客西馬尼行道會的王恩霖主任牧師,從小跟著父母親(王鯤長老和林淑珍牧師)一同開拓教會,在潭子客西馬尼行道會扎根,至今快30年,從11個人增長到現在有250多人。

從小王恩霖非常愛教會,主日崇拜在家中客廳,主日學就在他的房間,和父母親一起聚會。青少年時期,哥哥姊姊仍然跟著父母一起服事。進入高中後,他才意識到為何全教會的服事都會問他的哥哥姊姊要不要參與,卻從未問過他。原來是他的悖逆不順服,不僅造成同工的困擾,也讓父母頭疼。後來他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喜歡嘻哈、熱衷街舞的他,常跑到夜店與朋友鬼混,日漸造成父母事奉的困擾。

王恩霖的父母面對這個處境的回應方式,就是沒有放棄的禱告。他們深知自己的兒女會回到神面前。就在他聯考考完,和一群朋友騎摩托車出去玩後,發生了一場嚴重的車禍,膝蓋骨和腳踝骨碎裂,醫師說他沒有辦法再跳舞了,王恩霖覺得心都碎了。身體復原期間,林淑珍牧師安排他住在教會的小閣樓。因為行動不便,那裡都不能去,所以所有的聚會他都參加。有一次聚會結束,他在空盪盪的教會裡暗自垂淚,感覺自己的人生非常失敗,他到底還能做什麼?突然空蕩的教會傳來一首鋼琴彈奏的詩歌〈天父的孩子〉,歌詞「永遠我是你的孩子,永遠不變,我愛你……」他覺得好像是上帝派了一位天使彈奏這首歌,讓他經歷上帝的愛。

父母不住的禱告  相信上帝揀選

雖然他重新回到信仰,但沒多久,他又像斷線的風箏一樣不見了。奇妙的是,父母完全交託給上帝。後來,王恩霖考進文化大學,收到華岡團契的邀請信,他覺得是上帝要他去,也希望大學四年不要虛度,於是住進弟兄之家。當時帶領團契的是柯希能宣教士。團契非常注重門徒訓練,他先是接受學長姐的訓練裝備。當時柯希能牧師常帶領團契學生,到全台各大街小巷傳福音,所以他大學四年寒暑假期間,從跟著學習,到後來自己也帶學弟妹一起逐家佈道,最後擔任華岡團契主席。

大學畢業後,王恩霖到美國洛杉磯阿蘇薩神學院裝備,並進到華神前院長陳濟民帶領的生命泉基督教會學習服事。那間教會神學教導非常扎實,而且強調宣教。回到台灣後,王恩霖先到新店行道會服事三年。他從不同的牧者身上學習,發現沒有一個牧者風格類似,父母則是完全信任這些牧者對他的帶領。

王恩霖說,不論海內外,都常聽到父母好的見證和名聲;父母做足了榜樣,讓他效法跟隨。 2021年,他回到客西馬尼行道會,去(2023)年接任教會主任牧師,傳承父母的事奉。

兒童人數變少  信仰很難傳承

客西馬尼行道會學生牧區蔡壹亘牧師表示,目前大環境的危機是「我們想要信仰傳承,但是沒有下一代」。現在中小型教會很少有青少年輔導。2007年她開始當輔導,遇到挑戰是有更多好玩的事吸引青少年,加上升學主義,年輕信徒很容易到了國三或高三,就不來聚會。以前辦營會,還會有30至60人參加,2018年後人數開始變少。這些屬於網路原住民的新生代信徒看著影音長大,不喜歡文字閱讀,屬靈胃口降低,導致信仰也很難傳承,不只台灣,全世界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牧養青少年原本就不易,通常會找年輕人當輔導,他們正在事業上衝刺,或是剛畢業,工作壓力大。但是青少年需要長期陪伴,這樣的輔導,通常當了兩年就離開。 如果沒有輔導,也沒有羊,如何傳承信仰?

蔡壹亘牧師曾經是謝許朝家族離開信仰的第五代。她從小沒在教會長大,25歲才信主。她的外婆在她母親9歲的時候因病過世,外公拋下7個孩子離家出走,所以她母親從小對神很失望,也離開信仰。母親後來嫁給非基督徒的父親,所以從小根本沒有去過教會,甚至還拜拜。直到25歲,家裡經濟出現很大負擔,她的阿姨林淑珍牧師邀請她去教會,沒想到因此遇見耶穌。

原本蔡牧師和父親關係不好,信主後為了希望父親得救,每天為父親禱告,也改變和他相處的方式。三年多後,蔡壹亘牧師的父親看到姊姊和她的改變,因而信主。

感嘆晚信主 委身孩童服事

蔡牧師說,自己25歲才信主,實在太晚,所以很羨慕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但是這些孩子並沒有覺得很早認識福音是很好的事,非常可惜。她相信4-14歲是最單純、最容易被信仰塑造,因此她接受裝備,委身在這些孩子的服事。

但是如今面臨少子化社會,沒有兒童、青少年,要如何做信仰傳承?蔡壹亘牧師說,教會為此針對非基督徒家庭的孩子舉辦兒童營會、青少年營會。

針對進入國一、國三和大學,容易流失的信二代,教會則對他們做一些彌補的配套措施。此外,教會並建立自己的輔導團隊。

蔡牧師認為,教會牧養方式要與時俱進。教會要幫助教會有子女的父母親,知道如何幫助和陪伴孩子長大。此外,信仰傳承需要時間,不要害怕失敗。如此將「別人家的孩子」,當作「會自己的孩子」來關懷、牧養,「信仰傳承」的受眾圈自然就大大拓廣了。

相關新聞:

見證跨越時空的信仰傳承 謝許朝家族第四屆感恩聚會訴說以基督傳家

我的孩子離開教會怎麼辦?第二代出走的危機與轉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