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在教會中,許多來自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從小跟隨父母參加兒童主日學,逐漸認識耶穌,被稱為「信二代」。在台灣及華人教會裡,這些信二代在追尋靈命成長的過程中,常會經歷掙扎、懷疑,甚至有人因此離開教會。如何幫助信二代跨越這些挑戰,使他們真心相信耶穌並體會到祂真實地陪伴在他們的生命中,這是教會當前的重要課題。
親職教育作家劉淑慧,在教會擔任輔導,陪伴許多兒童和青少年信二代,也是一位青春期信二代男孩的母親。劉淑慧表示,身為第一代基督徒的她和醫師丈夫,從小讓孩子在主日學中成長,她常鼓勵孩子們,出生在基督信仰家庭是一項恩典,讓他們比同齡人更早接觸信仰、認識神。
不單傳承信仰也傳承生命
劉淑慧常鼓勵兒子,隨著年齡增長,追隨耶穌的路上會受到未信主的同儕和社會氛圍的影響,可能覺得教會的規範多,基督徒的生活方式麻煩。但神在希伯來書十二章11節應許:「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劉淑慧認為,父母要將信仰傳承給子女,不僅是帶他們去教會或學習聖經知識,更是透過生命的榜樣來影響孩子的信仰態度。雅各書二章21-26節提醒,亞伯拉罕獻以撒的行動展現了信心和行為的結合。信一代父母的屬靈生命榜樣,會影響信二代子女對信仰的態度,基督徒父母不單是跟信二代兒女談聖經的話語教導,應與子女分享自己信主路上的懷疑與掙扎,這樣孩子不僅是頭腦上相信耶穌,更能夠自己成為耶穌的追隨者,如同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一章5節所稱許的信仰傳承。
劉淑慧觀察到,許多信二代在國高中階段開始對信仰和人際圈有自己的想法,這時父母與教會輔導的陪伴至關重要,能幫助他們不輕易離開信仰。她的兒子因喜歡另一間教會的氛圍和聚會模式,與她討論後決定參加那裡的青少年聚會。劉淑慧傾聽孩子的想法,陪他參加後選擇尊重他的決定。目前就讀高中的兒子經常與她分享自己對信仰的疑問和思考。
信二代兒子從爸爸信主經歷得解答
劉淑慧的孩子曾問她,為什麼有些人參加特會時會因聖靈感動而舉手決志信主,覺得這很奇怪。她回應說:「你的爸爸就是因為我邀請他去康麥克牧師的醫治特會,聖靈感動下信主的。」兒子驚訝地說:「我爸居然是這樣信主的喔?真不可思議!」
在青春期時,兒子也常對信仰產生疑問。有次看到有人受洗時哭得唏哩嘩啦,他問劉淑慧:「受洗有什麼好哭的?」還有一次,他聽到牧師講「平安和交託」,就分享自己在遇到挫折時,雖然會沮喪,但心裡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平安,他覺得這應該是聖靈的力量。他還主動對劉淑慧說:「我覺得上帝真的很了解我,祂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對付我的不信和老我。」
劉淑慧對兒子說信仰的傳承絕對不是「複製貼上」,因為上帝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呼召和計畫。上帝會在祂的時間,把適當的基督徒帶到信二代身旁,將迷途的信二代重新帶回教會。每個信二代都會有自己追求信仰的歷程,她的兒子就在經過青春期的信仰掙扎期後,建立起自己和上帝的關係。
當小組長的大兒子覺得教會都是法利賽人
劉淑慧表示,信二代的父母和牧養信二代的教會,要陪伴孩子經歷與神的個人信仰,幫助他們在面對學業和職場挑戰時,能夠將信仰融入生活,而不易被世界的誘惑帶離信仰。她透過陪伴自己的兒子和教會的信二代,學習亞伯拉罕的信心,把孩子交託給神,並與神同工,成為孩子的屬靈導師,讓他們在信仰掙扎時,能夠來找父母分享。
與先生邱維超醫師同為第一代基督徒,育有三名子女的台灣真愛家庭執行長延玲珍老師受訪時表示,基督信仰是家庭和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可以利用管教的權柄帶孩子進教會,但信仰的傳承最終不在於說教,而在於孩子是否在家庭和教會中真實經歷並活出上帝的愛,這也是申命記二十八章1-14節中上帝所賜的祝福。
延玲珍也分享了她的信二代大兒子Jeff的信仰旅程。Jeff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對信仰非常投入,與母親關係良好,然而,有一天,當他們一起去教會時,Jeff突然說:「媽媽,我覺得教會都是法利賽人。」這讓延玲珍感到驚訝,因為她一直努力培養孩子愛主、跟隨主。
她知道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於是陪伴他度過信仰掙扎,相信神會引導他與神建立親密關係。
大學時,Jeff雖然沒有停止聚會,但對教會的投入減少。直到大三、大四的時候,他感到生命的虛空,感謝神那時候有位基督徒關心他,幫助他重新找回信仰的熱情,建立與神的密切關係,開始每天早晨敬拜神,參加教會晨禱。如今,Jeff已經三十多歲,已婚生子,深愛主,再也沒有離開神。延玲珍感謝神,雖然孩子是信二代,但能在經歷信仰掙扎後堅定也跟隨主。
延玲珍的大媳婦問她如何傳承信仰,她回應道,父母要做信仰的見證人,學習像耶穌一樣持續愛和接納孩子,讓他們體會上帝無條件的愛。此外,父母應該與信二代分享自己的信仰經歷,這是影響孩子的最佳時機。
教會要給信二代敢於真實的空間
宜蘭岳明實驗中小學董事長謝智謀教授也分享了他陪伴信二代年輕人的經驗。他指出,當今的信二代是網路原生代,對生活和教會中各種議題會主動提出反思和疑問。他們普遍期待和教會牧者及輔導進行信仰對話或論辯。
謝智謀鼓勵牧者和輔導要真誠地與年輕人對話,傾聽他們的心聲,而不是單方面要求他們順服權柄。教會在不違反真理的前提下,應給信二代和年輕人這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