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牧者看2024台灣大選】莊信德牧師:從對抗走向協商的民主練習曲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撰文/莊信德(衛理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選舉」對民主國家來說,始終都只是個人自由意志決定的日常。儘管2024年有超過40個國家,全球半數人口身處在國家選舉的熱潮中,但這些選舉最關鍵的,並不僅僅是選舉的結果,更是每一次選舉背後所透顯出的底層民意。

從這一次大選「三黨皆不過半」的結果來看,相對多數的民眾是接受蔡英文路線的延續,也在三組候選人的比較中,選擇了執政的民主進步黨。雖然未能成功落實「政黨輪替」的正常民主常態,卻也反映出台灣社會正面臨的民主新常態。

反映台灣社會民主新常態

原來,台灣需要的不只是政黨輪替背後的「權力洗牌」與「資源重分配」的政治遊戲,而是認真「落實監督」與「溝通協商」的新常態。或許監督、協商的過程對於極權中國來說,是民主政治中最沒有效率的原地踏步,但正是如此才充分反映出台灣民主精神與價值之所在。

當今世界政治局勢日趨極端化,就連以「民主老大哥」自居的美國,都在上屆總統大選之後上演輸家不服氣的抗爭戲碼。

莊信德牧師

透過溝通協商走向民主對話

在大選落幕之後,沒有國會優勢的執政黨,肯定需要更多的溝通與協商,這類人才的訓練遠比鬥爭、衝突更加困難,卻是這個過程可以積累非鬥爭論述的台灣主體性,因為台灣真正需要展現各政黨成熟度的場域,並不是選舉動員,而是公共領域中的公共政策。

因為,關於台灣主體性的意識型態思辨已經過時,「亡國感」的操作不再是這次大選的焦點,取而代之的是「品格」與「價值」。三大政黨如何在大選過後的政局中,培養協商與溝通的政治能力,才能在劍拔弩張的台灣與中國關係上往前邁進。

這一趟由「三黨不過半」所開啟的溝通協商旅程,正是台灣民主化越走越深的關鍵時刻。人民不會樂見立法院會成為總統大選的延長賽,百姓希冀見證更有高度與深度的國會殿堂,是願意在溝通協商中形塑台灣的未來,而不是追逐政黨甚至個人的最大利益。

也正是透過不斷溝通協商所塑造出的民主常態,才有機會讓社會各階層的百姓,放下封閉的意識型態對抗,走上「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對話過程。

相關新聞:選後開新局 祝福與面對挑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