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基督教論壇報 / 國際新聞

耶穌「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這個民族還有1000人在世......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編譯樂以晴 追蹤
梵谷(Vincent van Gogh)所畫〈好撒馬利亞人〉(The Good Samaritan)。(圖/wiki)
時至今日,撒馬利亞人大約有1,000人左右,大多居住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外的社區,靠近約旦河西岸的城市納布盧斯。他們發現自己身處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文化和習俗之間,多數撒馬利亞人是以色列公民,但有許多人也會上巴勒斯坦的學校,講阿拉伯語,並且擁有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的名字。

【特約編譯樂以晴/報導】「好撒馬利亞人」(The Good Samaritan)已經成為一個代名詞,經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無私地幫助他人,甚至是毫無關係的陌生人。這個說法是源自於一個聖經故事,記載於路加福音第十章裡的一個耶穌的比喻。

在這個故事當中,一名來自撒馬利亞社區──一個中東民族和宗教群體的旅人,碰巧遇到一個男人遭人搶劫和毆打後倒在路旁。有兩個路人經過,卻對這名受害者不理不睬;這兩個路人都屬於猶太社區所敬重的宗教群體,一名是祭司,另一名是利未人,利未支派身負著特別的宗教責任。相較之下,撒馬利亞人卻是在第一時間幫助被害人,扶他騎上自己的驢子,帶他到一間旅店,安置、照顧他並給他食物吃,全部的費用還由這名撒馬利亞人負擔。

荷蘭畫家林布蘭特(Rembrandt)畫筆下的〈好撒馬利亞人〉(The Good Samaritan),約完成於1633年之後。(圖/wiki)

許多人聽過「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故事中的社會及歷史真相究竟如何?今天,撒馬利亞社區還存在嗎?

古代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是敵對關係

美國賓州甘農大學(Gannon University)神學教授泰瑞.吉勒斯(Terry Giles)在「談話」(The Conversation)網站為文指出,撒馬利亞教(Samaritanism)和猶太教(Judaism)在古代以色列有著相同的起源,但早在耶穌出生之前,兩個群體之間的分歧已經持續了好幾世紀。

撒馬利亞教的聖典是希伯來聖經前五卷書卷改編的版本,也就是基督徒所知道的「摩西五經」,及猶太人所稱的「妥拉」(Torah)。撒馬利亞人的敬拜中心在基利心山(Mount Gerizim)位於現今的約旦河西岸,而不是猶太聖殿所在的耶路撒冷。撒馬利亞教有自己的神職人員、宗教曆法和神學。根據他們的信仰,彌賽亞的角色被稱為“Taheb”(意思是「復興者」或「再來者」),將會開啟一段神恩(Divine Favor)時代,在此期間約櫃將會被顯明,並恢復基利心山成為唯一被承認的敬拜中心。

比利時畫家巴爾塔薩爾.凡.科爾特本德(Balthasar van Cortbemde)的畫作〈好撒馬利亞人〉,1647年。(圖/wiki)

綜觀撒馬利亞族群的歷史,特別是在第一世紀,即路加福音的故事背景下,撒馬利亞人時常被他們的猶太鄰居邊緣化和歧視。古代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的關係是敵對的,因此當人們聽到這個故事時,會很驚訝英雄竟然是撒馬利亞人。那些原本應該行事正直,並為人仿效的人失敗了;反倒是撒馬利亞人成功了。這個比喻挑戰了社會規範和偏見,因他們僅根據民族起源、宗教信仰和定居地就妄下定論。

井邊撒馬利亞婦人成耶穌追隨者

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不是新約聖經第一次提到撒馬利亞社區。就在前一章,路加福音第九章裡面,也講到了耶穌的門徒要進入撒馬利亞村莊時不受接待,因耶穌和一群人正準備要前往耶路撒冷,而這可違背了撒馬利亞人的教義,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基利心山是唯一的敬拜聖地。這個原因也經常用來簡述兩個民族之間的不合。因此村民選擇不幫助經過的耶穌一行人,門徒們氣到想要天降災禍處罰他們,耶穌當然不會這麼做,反而責備門徒並安靜地離開那地。

比利時畫家雅各.約爾丹斯(Jacob Jordaens)畫作〈好撒馬利亞人〉,1616年。(圖/wiki)

此外,約翰福音也描述了耶穌和一個撒馬利亞婦人之間,一段特別重要的對話。耶穌因旅途勞累,在井邊向一名婦女要水喝,她感到十分吃驚。此卷書的作者解釋,猶太人不會和撒馬利亞人混在一起,儘管如此,那名婦人還是照著耶穌的請求去做。他們接下來的對話提到撒馬利亞教和猶太教最主要教義的差別,儘管他們有許多相似之處,卻對先知、「彌賽亞」和敬拜地點的看法不同。根據故事描述,這名婦女和許多鄰近地區的人,最終都成了耶穌的追隨者。

社區幾世紀來因受迫害而衰頹

吉勒斯教授指出,事實上,撒馬利亞人很有可能是耶穌運動(Jesus' movement)的第一批追隨者之一。馬太福音提到,耶穌吩咐他的門徒只向以色列家傳福音,不包括撒馬利亞人或外邦人,似乎表現出反撒馬利亞人的偏見。然而在約翰福音裡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甚至還率先記載井邊撒馬利亞婦人的故事。在約翰福音的後半部,當有詆毀者指控耶穌被魔鬼附身,並且是一名撒馬利亞人的時候,耶穌只否認了前面,似乎是不想讓自己與撒馬利亞人之間產生隔閡。

吉勒斯教授還提到,使徒行傳描述基督教會的起源時,包括了司提反的故事,他被視為耶穌追隨者當中的第一個殉道者。使徒行傳第七章中描述司提反試圖為自己辯護,洗刷褻瀆神的罪名,他用的文本或多或少有受到《撒馬利亞五經》(Samaritan Pentateuch)的影響,或至少可能會列入《撒馬利亞五經》中的經文。新約裡的希伯來書也有撒馬利亞人的身影,像是引用《撒馬利亞五經》裡的英雄人物。

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尼古拉斯.羅森達爾(Nicolaes Roosendael)的畫作〈好撒馬利亞人〉,1665年。(圖/wiki)

儘管撒馬利亞人在跟隨耶穌的行動,擔任了重要角色,但是基督教和撒馬利亞教之間的關係,並非總是正面的。撒馬利亞人自述時常受到更大且更有權力的群體逼迫而遷徙,無論他們是猶太人、基督徒還是穆斯林。幾個世紀以來,暴力、流離失所和改信──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都讓撒馬利亞社區大大衰頹。

21世紀的撒馬利亞人

時至今日,撒馬利亞人大約有1,000人左右,大多居住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Tel Aviv)外的社區,靠近約旦河西岸的城市納布盧斯(Nablus)。他們身處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文化和習俗之間,多數撒馬利亞人是以色列公民,擁有以色列健保,但有許多人也會上巴勒斯坦的學校,講阿拉伯語,並且擁有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的名字。

現代撒馬利亞社區由於規模小,容易被忽視。但對於願意傾聽的人來說,好撒馬利亞人的信息重點在良善,不會被民族主義、宗教信仰或種族偏見所蒙蔽,它們會像以往一樣,令人產生極大的共鳴。(資料來源:The Conversation)

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上。(圖/wiki)

《奉獻方案》好撒瑪利亞人行動 -關懷俄烏戰爭下的受難教會
https://bit.ly/3tUSSch

 

相關新聞:

《基督教藝術》愛你的鄰人—動了慈心的好撒馬利亞人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