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海外短宣停擺兩年後重啟】台灣宣教網絡暑期短宣將走訪14國 連結眾教會「還福音的債」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CCMN台灣國際短宣隊員重聚,特別邀請回台述職的宣教士們前來點火,來自各地弟兄姊妹參與。(圖/台灣CCMN臉書)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隨著疫後國境解封,教會和機構的各項宣教工作,開始走出國門動起來了!

台灣宣教網絡(Cell Church Mission Network Taiwan,簡稱CCMN Taiwan)今年推動「國際暑期短宣--同奔地極TOGETHER TO THE END」,至今已經有35間教會、120位弟兄姊妹報名,暑期將前往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緬甸、菲律賓、印尼,以及中亞、北非等14個國家。

跨國、跨教會連結 一起參與宣教
台灣宣教網絡(CCMN Taiwan)發起人之一、台中思恩堂杜明達主任牧師受訪時表示,疫情後停辦兩年的海外短宣今年重啟,報名人數與過往差不多,滿額是152人(去年線上短宣有60多人)。

他說,每一支短宣隊,都是配合當地的跨國長宣宣教團隊合作。台灣的CCMN短宣隊是七月的第一、二周,香港的CCMN短宣隊是接續第三、四周,去的地點一樣,由駐地的長宣隊安排規劃。每個地區短宣時間不同,最短七、八天,最長時間為兩周。

跨文化宣教需要鼓勵更多年輕人起來投入。

長宣派遣沒停止 短宣持續需多人投入
杜牧師表示,CCMN的長宣隊在當地服事多年,對於接待短宣隊或如何運用短宣隊,已有不少經驗,因此事前都會先有規劃,有的可能是配合當地宣教士,一起出去探訪或是陌生的拜訪;有些已經具有教會規模,就在當地做兒童或青少年工作,或是提供簡單的衛教常識。出發前兩、三周的周末,參與的成員都必須接受訓練;出發前三天,會為參與的所有人舉辦營會,之後有差派禮,然後才出發。

他說,疫情期間,只要國家仍然開放,長宣的宣教士派遣就一直沒有停止;短宣是因人數眾多,必須考量當地疫情和安全。短宣要持續,需要更多的人投入,也鼓勵更多教會參與。除了暑假,平常也會因應特別時間和需要,進行DIY短宣,以教會團體報名為主。

牧者認同並參與 帶動弟兄姊妹宣教
短宣主要是需要教會能夠認同、弟兄姊妹持續參與,尤其傳道人也能跟著去,才能帶出宣教的想法、做法和負擔,而能配搭連結。短宣主要為配合長宣隊,最終目標為帶動長宣。很多人投入長宣,都是因為在短宣過程中被神感動和啟發。弟兄姊妹投入長宣,則需要教會的差派。總之,參與宣教網絡的各教會牧者、弟兄姊妹,大家都在一起學習,也藉此宣教網絡一起投入宣教。

彼此互相鼓勵,一起「同奔地極」。

短宣帶動長宣 仍需更多長宣隊
他坦言,還有許多國家需要更多長宣隊,尤其很多國家幅員廣大,只有一個長宣隊是不夠的,可能需要八個、十個。這些國家面積和人口都比台灣大許多倍,教會卻很少;台灣面積雖小,教會有近五千間,幾乎每個鄉鎮都有教會;但如孟加拉,有一億六千多萬人口,教會僅有兩、三百間,光是靠當地教會傳福音給一億多人非常不容易,必須要外地教會的協助,因此在當地的長宣隊,都會與當地教會配搭合作。

台灣海外跨文化宣教常是大使命中教會最容易忽略的;杜牧師表示,耶穌給我們的宣教大使命,「⋯⋯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一章8節)非常重要。但當我們在台中或台北,常會認為當地就是我們的耶路撒冷,「台灣是我們的猶太全地」,甚至「中國是我們的撒瑪利亞,其他的世界都是地極」。

台灣的教會不能只選哪一個地方宣教,乃是神揀選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每個教會和基督徒都應該思考,世上還有哪些國家和族群最需要福音,而不能單單只考量自己的教會需要。

海外更大宣教需要 須勇敢跨出去
杜牧師認為,台灣教會不能只考慮自己教會人數成長,因為在海外還有更大的宣教需要。不用擔心語言限制,也不要害怕文化衝擊,因為過去宣教士來台灣,學最難學的中文和台語,他們都願意,為何我們不能?福音傳到台灣也有158年,教會大多數力量用在島內,很少對外。福音進到韓國比台灣時間短,但是韓國差派宣教士歷史已有一百多年,並且差派三萬多宣教士,台灣差派宣教士歷史不長,差派人數也不到六百人,需要急起直追。

他認為,真正的復興不是指教會復興,乃是指神國度的復興,在地上建立神的國度;這不是靠一間教會或是宗派可以完成的,我們都需要跨出去,一起長期的合作與配搭,宣教才會有果效。

早期英國和美國的宣教運動,都是年輕人為主犧牲而帶動,但在台灣,很難讓年輕人可以「有犧牲的祭壇」。因此,我們要給年輕人機會,激勵他們有宣教的世界觀。求主幫助我們,現今沒有一間做的已經夠了,不論大小教會,都需要連結起來,一起還福音的債。

相關新聞:

疫後重啟 走出國門宣教去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