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影響力聯盟

【看見病人需求建立聯絡網】醫院事工資訊平臺 及時轉介需求傳遞關愛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方麗華女士分享【探訪三部曲】,強調不管是衣著或說出的每句話,在探訪前都應有嚴謹部署。

【記者陳寶兒/採訪報導】耶穌傳道三年半,清楚並忙碌於神交托給他的使命。縱然有許多大事,但只要遇到求告他的病人,不管是瞎眼、瘸子、耳聾、麻風病或死人,他一概停下腳步,觸摸或宣告他們得醫治。

兩千年前,病人在畢士大等奇跡;現在醫學昌明了,病人則是在醫院走廊上等號碼牌、等診斷、等治療。醫院事工資訊平臺發起人林慶祥醫生分享說,病人的需要遠遠不只是診斷和治療,他們還有其他層面的需要。自他學醫以來,這就是他常看到的光景,樓梯間常有心急如火的家屬,病房中有焦慮憂鬱的靈魂。為此,我們可從治療、生活、經濟、心理與心靈五個層面延伸關注病人和家屬的需要。

提供資源,聯絡網與培訓探防隊

“有的病人從外州來,他們需要交通,或有人陪伴或做翻譯。有的需要三餐或物資,有的需要管道找適合的醫生或藥物等等。另一方面,大馬醫院並不都有提供心靈治療,而教會雖有探訪隊但卻不定期,物件也是認識的人居多。在這情況下,非信徒病人沒機會接觸到基督。”

為了滿足病人需求,林醫生在2018年發起醫院事工資訊平臺(Hospital Ministry Resources)發揮三項功能,即提供資源、聯絡網,和培訓探防隊,為探訪隊、基督徒醫務人員和病人搭建橋樑。他解釋,所指的橋樑其實是轉介,這在國外極為普遍。如急診醫生把病人轉介到專科,而醫院事工則是根據病人的需求轉介給所需的單位。

有較多的案例是家屬或身邊親近的人為病人發出求助。作業流程是要求該名聯絡人先尋求教會的幫助,倘若教會無法承接,醫院事工將把聯絡人轉介給單位或探防隊,經過幾次後就完全交由兩者做聯繫。而團隊統整的資源除了醫療資訊,還有見證、詩歌、資訊分享與經文等,讓有需要的人能透過他們避開冤枉路。

醫院事工資訊平臺團隊合照。

“你好嗎”是探訪禁語?

在心理與心靈層面,探訪隊的角色至關重要。醫院事工期許各人都掌握基本的關懷技巧。醫院事工資訊平臺同工曾學維舉例,若探訪時說“你好嗎?”或“你要加油”,看似平常不過的對白,但聽在病人耳裡卻相當諷刺。病人會想“我怎麼可能會好?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加油?我還能有什麼辦法?”不僅情緒陷入低迷,也會抗拒探訪者。

“我們不能單憑一股熱血,只有帶著真正的愛,更多學習同理心,並願意傾聽。不用急於傳福音,上帝自有祂的時間。等到關係建立後,他們反而會不解為什麼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竟會如此在乎我?”

另一名同工方麗華也以“探訪三部曲-前中後”為例,強調就連探訪的衣著也必須慎重挑選。凡事都以將心比心作為考慮,設想病人第一次面對陌生人的探訪,穿著應該讓人感覺親近與輕鬆。探訪中也要在腦中緊密思考,什麼話當講不當講。而後續,要把探訪情況彙報於教會、為病人代禱、持續跟進,以及回顧探訪過程並加以改善。

正是為了這緣故,醫院事工已開辦與聯辦66次的課程和活動,其中包括“病人關顧培訓課程”、“癌症和晚期疾病的疼痛講座”、“哀傷輔導。療傷對話講座會”、“認識常見的精神症狀”等。到底誰適合擔此重責?林醫生倒認為,關懷病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但每個人都需要學習關懷病人。

學習關懷,預備陪伴身邊的病人

“我們沒有勉強或特別鼓吹加入醫院探訪行列,只是鼓勵踏出第一步,如果覺得自己適合就可以留下。但掌握這技能是很重要的,可能這一輩子我們只碰到一個需要關懷的人,特別是我們所愛的人,到那時至少已做好準備關懷與陪伴。”

林醫生也特別點出,除了探訪中得到心靈上的慰藉,病人也需要教會或屬靈生活。教會可以成立病人團契,讓病人與病人之間有心靈上輸出的管道,彼此鼓勵與安慰。但也不儘然所有的病人願意參加。

所以除了病人團契,教會也可以考慮成立照顧者團契。借此也把原先一對一的關懷工作,拓展成一對多模式,有更長遠和深入的病人關顧。例如成立小組、交流會、或講座等。

教會可以成立病人或家屬小組

宏觀全馬的關懷病人事工,政府醫院有不談宗教信仰的社工團,基督教或天主教背景的私人醫院也設有禱告室與探訪隊,民間則有許多團體如砂拉越兒童癌症協會、天國耆兵、方舟休養中心、信望愛安寧療護機構等,各單位盡各其職。林慶祥也感恩醫院事工在近年得到不同的肯定,接下來將著手幾個面向邁進。

轉介專業化,讓關懷能達到長期果效,進而把福音帶給病人的家屬。另外,在關懷培訓上增加屬靈的知識,以在探訪中能更深入談到生命議題。同時也更多接洽院牧、教會、神學院,希望開啟更多的配搭,如開辦課程以培訓更多的探訪隊。而2023年最大的期望是能組織一支基督教群體的關懷特工隊。

堅持陪伴,福音紮根心中

曾學維分享:“我陪伴一名癌症孩子,我們一步一步親近,一起為這孩子所求的禱告。他也經歷許多神跡。先是他接受主,後來家人也一同受洗。”

“我陪伴了他五年,他血癌復發了。醫生說他只有一半的機會。而這孩子告訴家人說願意放手一搏。如果成功了就感謝主,但如果押錯注了,就在天堂等再見的那天。後來孩子因為藥物關係慢慢進入昏迷狀態,他分享自己看到天使與他同歡慶。15歲的他對家人說的最後遺言是:耶穌愛你,耶穌愛你,耶穌愛你。事情五年過去了,我與孩子的家人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他們也堅定地在教會裡。”

若周圍有人有這方面需要,可以流覽與聯繫醫院事工資源網站瞭解更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