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影響力聯盟

【先生早逝獨自撫養兒子成長】李金葆與神同行 活出信心與安穩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李金葆牧師與禧福訓練學校學生合照(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鄒佳玲/採訪報導】吉隆玻全備福音堂副主理牧師李金葆,也是馬來西亞福音聯誼會中文部委員,常年任教於東嶺神學院以及禧福訓練學校。李牧師現在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一個兒子。

李牧師談到自己如何信主的時候分享,“我從小就去教會,在兒童主日學長大,曾經也是國家體操運動員,在校成績名列前茅。因為中學時期的活動很多,以致選擇離開教會。然而,在中五的考試卻不理想,當時給我很大的打擊,使意氣風發的我一蹶不振。”後來,李金葆離家到城市讀書,當時居住在姐姐家。無論是SPM 考試或是STPM考試,她都面對考場的挫敗。姐夫看出她的狀態不佳,提出送她到國外求學的建議,沒想到姐夫最後因病去世,再一次打擊了李金葆。

在姐夫的追思典禮中,當牧師在安葬禮拜帶領“奇異恩典”這首詩歌的時候,再次喚醒了李金葆童年時的很多回憶,特別是在兒童教會的點點滴滴。這畫面仿佛是神在呼喚她。“我向神說:‘神,我要回家,你還要我嗎?’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堅定地跟隨神到今天。”李牧師說。

充滿挑戰與祝福的婚姻

李金葆和先生于1980年代認識,卻在2004年才結婚。先生曾經是一個吸毒者,陷入罪的捆綁,剛認識彼此的時候,李牧師年紀尚小,再次見面的時候,李牧師已經完成了神學課程,成為教會牧師,而先生也已經成為了傳道人。

然而,當決定要結婚的時候,因為背景的差距,還是遭受了一些攔阻。“但是我很明確知道,彼此都是神預備的伴侶。“ 李金葆如是說。

李金葆牧師與兒子甘承恩。(圖/受訪者提供)

對於婚姻,李牧師和先生甘志豐傳道有很深的共識,“我們的婚姻是為了榮耀神而結合的。關於有沒有孩子,由於他曾是吸毒者,我高齡,所以不奢望有孩子,即便如此,我們可以一起服事,同心同行,如果上帝有賞賜孩子,我們當然歡喜快樂,如果沒有,依然有很多屬靈的孩子。”

然而,結婚的第二天,甘傳道就拿背包要走人,只因為彼此的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性格也不同。李牧師表示自己的性格實事求是,做事井井有條,加上身為老師,說話的時候習慣帶著指導他人的語氣。而先生的性格,慈善、隨和、大方不拘小節。也可能當時先生還在全時間讀神學院,所以生活開銷全由自己負擔,因此表現的有些驕傲,傷害了他的自尊。後來,李牧師和先生一起禱告:“ 我們要靠著禰的恩典向前,我們是要榮耀禰的,我們的婚姻也要擺上為神。“

學會看見自身軟弱 夫妻調整相處心態

李牧師談到新婚第二年,神如何讓她看到自己的問題,我覺得我自己很了不起,願意嫁給這樣一個背景的先生。就在那一刻,神向我說:“他愛我,比你愛我更多。所以我給他更多。”李牧師說“原來上帝讓一個非常單純愛主,寬廣仁慈的人成為我的伴侶。”

“透過我的先生,神讓我看到自己的驕傲。” 李牧師檢視自己如何愛神和神如何愛她,她看見了自己的渺小和自私。因此,李牧師開始真正地去調整自己和先生相處的心態和行為,學習更加符合神的心意。談到夫妻之間如何面對衝突,李牧師分享了自己和先生的經驗,過去,當他壓力很大的時候,他會問我:“ 如果吸煙和看電影,你覺得哪一個比較適合我?”李牧師回答:“當然是看戲。”有時候甘傳道又擔心自己看戲的時間太長,所以告訴李牧師,只要自己去看電影,都會告知她,讓她安心。

正視衝突彼此禱告 成為婚姻更美的祝福

面對彼此之間的不同,特別是發生衝突的時候,甘傳道告訴她:“如果你看到我為你沖了一杯咖啡,那就是我在和你道歉。”有時候說不出口的道歉,就化為行動表達吧!因此,李牧師鼓勵夫妻,面對衝突不要害怕,衝突可以更深地認識彼此,對方的需要是什麼,為什麼會在這件事情上爭吵個不停?

再者,夫妻之間應該要建立共識,大家都有自己的驕傲,有時候很難拉下臉來道歉,可以找一個彼此覺得舒服的臺階,來化解衝突。處理了衝突之後,一定要彼此禱告,彼此道歉。其實,在衝突之後,夫妻之間的彼此認識將會更深入,共識更加添。因此,認真面對衝突將成為婚姻中更美的祝福。

“雖然我和先生的婚姻不滿十年,他就回天家了。但是,我和先生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圓滿,情感的昇華遠遠超乎我們所求所想。” 李牧師說。

與延青學苑樂齡事工書法班學生合照

先生離世 獨自為孩子創造幸福感

談到先生去世後,作為單親媽媽教養孩子的挑戰,李牧師分享,先生過世的時候,當時孩子才小學四年級,第一個面對的,就是時間管理的問題。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安排,她同時也牧養了兩間的教會兼母堂的教育裝備事工。持續一年多後,李牧師發現自己負擔不來,於是向教會反應,才有了較為合宜的調整,加上家人的協助,孩子的成長這一塊才不至於受到虧損。

李牧師每天晚上會與孩子玩遊戲,從肢體的遊戲,到聖經或唐詩宋詞的背誦遊戲。一直以來母子關係非常融洽。然而,當先生過世後,有一段時間她沉浸在哀傷中,忽略了孩子也需要療傷。當她意識到後,開始與孩子更深入的敞開聊天,變得無話不談,成為孩子同儕羡慕的對象。

先生過世後,有一度李牧師的孩子擔心家裡的經濟受到影響,於是她告訴孩子:“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們不至缺乏。”過去先生還在世的時候,他們就會邀請單親家庭吃飯,即使先生不在,也不受影響,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沒有缺乏還能給予,看到神的供應很真實,是一種祝福。

除了幫助別人以外,李牧師也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當孩子小學六年級生日的時候帶他參加以色列之旅,之後也曾去土耳其看保羅的行蹤,從過程中,他看到媽媽帶隊分享神的話,自己也得到很大的幫助。李牧師努力為孩子創造幸福感,不因自己單親的身分,就感到自卑與不幸。

信仰成為教育孩子的根基

李牧師的孩子叫做甘承恩,意思是甘心承受神的恩典,知道靠神的人很有福氣。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有一天也要承接這個恩典,為做主工。因為李牧師和先生都是傳道人,經常需要主持追思禮拜,他們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去服事,並在最後瞻仰遺容的環節抱著他,和他說:“和叔叔或阿姨說天家見。”

他們會告訴孩子:“因為他們的工作做完了,就可以回家了。”所以死亡對孩子來說,就是完成了地上的工作,回家去。每當孩子看到喪禮上出席的人數眾多,並且為逝者哀傷流淚的時候,就會向他解釋:“因為大家都很愛他,他也很愛神,祝福很多人,所以很多人來參加喪禮。”

所以,李牧師的先生過世的那一天,她抱著孩子,告訴他:“爸爸工作做完了。”孩子馬上知道爸爸回天家了。當他看到父親的追思禮拜,出席喪禮的人數,他就明白父親的生命是有福的,孩子心裡也深受安慰。

李牧師也鼓勵,父母不要停止聚會,並且要在家舉辦家庭祭壇。家庭祭壇不需要很規條式的,每一個家庭的做法可能不同。聚會也可以是敞開心的交流與溝通,一起禱告和分享。在面對有矛盾的議題,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從神的角度以及從人的難處來看,學習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最後帶領禱告和祝福。

最後,李牧師鼓勵信徒,一定要以身作則,敬畏神,讓孩子看到我們凡事以神為中心,借著禱告來到神的面前,活出充滿信心與安穩的生命。當我們活出信仰的時候,就是一種影響力,孩子面對難處的時候,他們也會尋求神,知道神是祝福的力量,能堅強的面對任何困難。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