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0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青春期孩子的心如何懂? 得榮基金會關懷青少年感受 生命教育引領全家生命得改變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汪純怡 追蹤
2023年得榮基金會志工成長活動暨關懷者分享會。(圖/汪純怡攝影)

【記者汪純怡/台北報導】成立25年來,致力推廣生命教育和青少年事工的得榮社會福利基金會,今年共提供1900多位清寒學子獎助學金,並持續與各地關懷者一同陪伴少年與其家庭。23日在志工成長活動暨關懷者分享會中,多位少年分享,「這裡像一個大家庭」、「如果我以後有能力,也要像他們一樣,盡我所能幫助別人。」

得榮基金會12月23日在信基大樓舉辦志工成長活動暨關懷者分享會,上午分享會中,各地投入服事的關懷者及受照顧的少年及家長紛紛前來,述說服事過程中的感動與成長的喜樂;中南部的關懷者及少年也以錄影方式分享美好見證。下午志工成長活動進行專題講座,邀請林秀慧博士主講「青春期孩子的心,我懂!」

得榮少年及家長分享所感受的喜樂與愛
得榮基金會董事長蕭漢森弟兄在會中致詞表示,得榮少年的服事不只是社會工作,更是作主的工!期盼藉由教育專案,培養少年有正確的品格及正向的價值觀,使他們未來都能成為社會的柱石。

基金會執行長王聖成弟兄也鼓勵並感謝所有關懷者,青少年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時刻,每位關懷者及配搭聖徒對少年的顧惜和牧養,少年心裡都知道。大家的勞苦都不是徒然,是有永遠的價值。

來自士林的家長于媽媽在會中分享,她的女兒在上完8次生命教育課程之後有很大的改變。原本青春期的女兒經常與她爭吵,親子關係緊張,但關懷者都會陪伴並開導她女兒,讓她們一起度過這段非常時期。如今,她和女兒已能正向溝通,並且關係愈來愈好。

得榮少年專案為老化鄉鎮注入活力
來自新店的國一少年小凱,感謝關懷者每週陪他讀書、帶給他好吃的食物,讓他覺得溫暖,關懷據點也有許多關心他的人,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小學五年級的少年小蓉則感謝志工姊姊陪她讀書,讓她認識的字變多了,考試就不再辛苦,而且每一次禱告後心情都會變好,她發現,現在更可以安靜下來讀書了。

來自新莊的少年小泰分享,關懷據點的叔叔阿姨是除了爸媽以外對他最好的人,很關心他的家、他的健康、時常陪他運動,還幫他過生日,有時間也會帶他一起出外踏青。小泰說:「他們讓我無比的喜樂,如果我以後有能力,要像他們一樣,盡我所能幫助別人。」

關懷者、受照顧少年及家長分享見證。(圖/汪純怡攝影)

來自苗栗獅潭鄉的關懷者徐王嘉珊姊妹說,她與苗栗公館鄉的關懷者配搭,到人口只有4000多人的獅潭鄉幫助青少年。在鄉鎮間看到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等各種需要,甚至還有毒品問題,但因得榮少年的專案,讓獅潭鄉這個老化的鄉鎮得到活力。

會中最高齡的關懷者、85歲的林欽祥弟兄也分享到各地為得榮少年上生命教育課程的喜樂。看到幾位少年全家有大轉變更是興奮,他說願這道關懷青少年的水流,不僅流到他裡面,也流到全台青少年身上。

實際操練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
下午志工成長活動專題講座中,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秀慧博士,以許多關懷青少年的實例,帶領基金會的志工們以互動討論方式,學習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

首先,她提醒,陪伴青少年時,一定要記得我們和青少年有「代溝」,承認「不懂」,就是「懂」的開始。志工去關懷、協助人時要有認知,許多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可能有著悲傷的故事。

林秀慧也提醒大家,注意與兒女之間的「界線觀念」。例如她在幫助一位母親,面對一雙30多歲的兒女在家中手足相爭時,她給出3個建議,但其中最重要的是這位媽媽必須清楚界線觀念。她也請各位志工幫助人時,可想想3種建議方法。

她也提到,我們平日習慣性地說一些名詞,如「宅男」等。在關懷人時就不能隨便說,因為這是負面的標籤,無意中可能傷害到人。她也與大家探討,當關懷的個案不是那麼願意敞開怎麼辦?答案就是一直陪伴,陪伴的過程有時的確需要等待。而在服務時,必須了解自己的角色、對方的家庭系統以及轉介的資源。

林秀慧分析,與青少年相處會彼此意見不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互相理解。青少年會暴衝,很多時候是因為腦部尚未發育完全,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此時的他們就像一顆下墜的球,如果沒有人及時接住,很可能就掉落了。志工在關懷時,如果能成為保護網絡的一環,對他們就是極大的幫助。

最後,她再次強調,需要留意青少年的一些「徵兆」,例如憂鬱、甩書包的動作。學習如何與他們溝通心裡的想法;並透過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言語」、「服務的行動」、「真心的禮物」、「精心的時刻」及「身體的接觸」,與青少年溝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