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專訪大馬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會督】廖克民牧師:疫情是教會更新契機 帶領西馬200多間教會面對內外挑戰 迎接復興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廖克民牧師(佑二)新任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會督。(圖/馬來西亞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臉書)
廖牧師提到,面對多種族、多元宗教的馬來西亞,華人教會必須不斷更新牧養模式,強化內部生命建造,有生命力才有能力走到社區,進入人群做搶救靈魂,為主做更美好的見證。「教會所發的光,需要更亮」,才能照亮社區,領人歸主。

【記者李容珍台北—吉隆坡專訪】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11月初選出新任會督廖克民牧師(2023-2024),從實兆遠牧養一間教會,到4月底被選為代理會督,現在正式成為會督,在疫情後要帶領西馬10個教區長、各部門主席和204間教會。他接受專訪時表示,經過兩年多的疫情,世界不再一樣!教會對外或對內,都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相信「疫情,是上帝給教會更新的契機」,也就憑著信心,重新出發走向復興。

出身在實兆遠的廖牧師,1996年畢業於馬來西亞神學院,隔年被派到宣道堂扮擔任駐堂傳道。對於剛畢業就擔任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歷史最悠久的堂會的傳道人,也是年會的新記錄。

廖克民牧師(左五)與新選出的十位教區長。(圖/馬來西亞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臉書)

本身是具有異象和異夢的牧師

本身就具有異象和夢想的廖牧師,在他任期内為宣道堂先後訂下3年、5年和10年計畫,以及信徒朝向共同的目標與計畫向前邁進。對內,他也注重於栽培信徒靈命的長進,時常教導、訓練及鼓勵信徒參與教會各種事奉。對外,他看重於社會佈道,社會服務以及社會關懷事工。

從2002年10月開始,廖克民牧師擔任曼絨華人基督徒文化協會會長以及《思源報》主編,現為總編輯,期望讓文字走入社會。他也是實兆遠墾場博物館館長。

帶領教會走入社區建立品牌形象

為了使教會進入社區,他將過去的舊牧師樓改建為實兆遠墾場博物館,15年後擴建新館,成為大馬第一間民間博物館,也是實兆遠的地標。此外,為紀念1903年9月9日第一批從中國福州來的303名基督徒墾民,從實兆遠港口(曼絨縣)上岸,而有今日的繁榮;廖克民將實兆遠開拓的第一間教會的宣道堂週年慶,改為9月9日的雙九節推動在曼絨縣擴大舉辦雙九節暨遊行活動,邀請社會人士參與,至今成為曼絨縣的品牌。

2012年,廖牧師被華人年議會委任為曼絨教區教區長,今年4月底被選為代理會督。他說,當時必須帶領整個西馬的年議會,要了解整個年議會的工作以及整體的運作,還要兼任宣道堂的牧養,起初感到有點措手不及,很多方面都需要適應。感謝主,經過幾個月,對年議會的工作已經有逐步認識。

(左五)廖克民會督。(圖/馬來西亞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臉書)

11月初被選為正式的會督,他表示,雖然他不再兼任宣道堂的牧養,但對於墾場博物館和新希望關懷機構的工作,仍需要花時間逐漸交棒。由於他是承接前任會督的兩年任期,2024年還會重新選會督,因此他目前必須先對年議會的大方向著手帶領。

西馬教會面對穆斯林多數和佛教興起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多元宗教信仰的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馬來西亞基督徒約占9.28%,東馬基督徒幾乎占一半,西馬基督徒僅占2-3%。西馬人口以馬來人居多,且多是穆斯林。衛理公會在馬來西亞是最大的基督教宗派,但西馬的教會,本身就要面對外在大環境很大的挑戰

西馬傳福音對象日益減少,廖牧師解釋說,一方面是因為馬來人愈來愈多,教會無法向他們傳福音,而且他們生育率也很高。此外,華人愈來愈少,加上過去十多年來,佛教勢力抬頭,也學習教會的活動模式,有詩班、主日學和社會關懷行動。過去非基督徒認為把孩子送到教會,孩子不容易學壞,現在他們有了其他的選擇,就是參與佛教辦的活動。

疫情後的教會 相信上帝要做新事

廖牧師也坦言,疫情後教會不僅要面臨大環境的挑戰,也要面對內部的挑戰。他說,開放國門之後,很多教會恢復實體聚會,也急於恢復過去聚會的人數,希望重新看到過去熟悉的面孔。但由於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對於未來如何牧養,不少教會感到焦慮不安。在此環境下,他在年議會中用以賽亞書四十三章19節「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來期勉。

他認為,現今教會不能專注於內部的規劃和發展,必須回應社區的呼聲進行外展。疫情後,教會要重拾使命,重新出發。因此他提出年會主題「更新走向復興」,祈願這是教會走向另一波復興的里程碑的開始。

針對各種挑戰加強三大重點工作

廖牧師也針對現今年輕人的流失、教會福音工作的停頓,以及內部信仰建造的需要,提出疫情後三大重點工作必須加強:

一、社區佈道工作。現今回到實體崇拜後,有些人不想回到教會,聚會人數也下降,但還有很多人在疫情後,開始思考人生的短暫和永恆的價值。當人的心敞開,福音便能進入人心,我們更加要出去傳福音。因此,教會提出贏人福音運動,佈道策略為:幸福小組、線上佈道、PCS LIFE小組和ALPHA小組。

二、教會內部裝備的4C(Connection、Confession、Construction、Commission)的生命培育。過去教會花很多時間在籌備活動、節目,缺乏對信徒生命的建造;因此期望透過有系統的栽培,使信徒被建造成為有根有基的生命。先從接觸社區的慕道友,到初信者悔改信道,提供不同的課程,幫助對方生命成長建立生命,直到能夠被差遣,出去宣道,目標為結果子。

廖克民牧師被馬來西亞衛理公會總議會賈古瑪會督按手禱告。(圖/馬來西亞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臉書)

年輕人流失 教會復興下一代對策

三、復興下一代藍圖。衛理公會在馬來西亞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算是傳統年長的教會,也面對下一代嚴重流失的問題。有的不在衛理宗,或是沒有持續留在教會。尤其從鄉鎮到都市,讀大學後就迷失了。因此他們開始啟動復興下一代事工計畫,從兒童、少年、大專、青年等不同階段,建造他們在靈命與品格的基礎,成為未來的接班人,這也是未來傳承和預備的工作。

他也提到,疫情後教會應有更多的關懷探訪,鼓勵弟兄姊妹回到實體的主日崇拜;有些會議改為線上,方便各地的信徒參與。

「我們需要上情下達。」他說,要連結204間教會,假若各牧區和堂會,不知道年議會在做什麼,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會相對減弱。衛理公會本身強調連結,從年會、教區到牧區,需要連結。若是久久聚集一次,各教區或牧區,很容易各做各的,甚至變成各自為政。因此,對於年會討論的計畫,各部門主席和教區長,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到各牧區將這些感動傳遞下去,讓各牧區知道年議會要做什麼?好讓計畫由整個衛理宗大家庭一起來推動。他相信這些連結需要時間,他自己也會到不同牧區和各堂會拜訪,以了解各堂會的需要,並讓各堂會更清楚年議會的計畫。

不斷更新牧養模式 強化生命建造

廖牧師提到,面對多種族、多元宗教的馬來西亞,華人教會必須不斷更新牧養模式,強化內部生命建造,有生命力才有能力走到社區,進入人群做搶救靈魂,為主做更美好的見證。「教會所發的光,需要更亮」,才能照亮社區,領人歸主。

大馬基督教衛理公會由以下六個年議會(Annual conference)組成總議會(General conference)。六個年議會分別是:馬來西亞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又稱西馬華人年議會),砂勞越華人年議會,沙巴華人年議會,三一年議會(英文),淡米爾年議會(印度人)和砂勞越伊班年議會(原住民)。每一個年議會都有一位會督。再由六個年議會中選舉出一位總議會會督,共有七位會督。

全馬共有600餘間衛理公會教會和佈道所,約有30萬會友(華人信徒約24萬,非華裔6萬名會友)。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