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時而揮灑本色,時而自我歸零的媽媽一角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竭力扮演角色,失去自己的同時又不斷看見新的自己,這是「媽媽」一角最感動我的地方。

◎穆香怡

「想通了──演戲,是要好好服務角色,有時候一些角色,可能極需要你的特質、你的本色,但有時則需要丟到剩零,一點自己也不留。」

不久前,藝人鄭秀文獲第四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她在臉書發表的得獎感言中,我特別喜歡上面這一段話。

她說的,是作為演員的體會;我看到的,是「媽媽」這個角色。

本色詮釋媽媽角色的順利時刻
當媽媽也是這樣。有時,很需要我為人母之前已具備的特質,幫助我扮演好母親的角色;有時,如果本來的自己成了親子關係的攔阻,那麼就需要讓自己歸零,好重新開始。

我是一個生活規律的人,平常盡量不熬夜,每天起床時間固定,且三餐定時,不過量、不斷食,也不會因為不餓就完全不吃。把吃睡節制的特質套用在媽媽角色上,結果就是我也養出作息和食量平穩的小孩。

不論是上學日或放假日,孩子的就寢和起床都保持在固定的時間範圍內。用餐時間到了就要上桌,不因為不太餓就不吃飯,也不因為超級餓就暴飲暴食。

我有主動向人打招呼的習慣。在社區中庭或搭電梯時,看到同棟住戶、經常練習步行的長輩或大樓工作人員,通常會開口問好或揮手致意。孩子在媽媽身邊,自然而然也跟著一起打招呼,漸漸地,甚至比媽媽還有禮,大老遠就對鄰居微笑、揮手。若家有訪客,孩子也能夠主動問好,不覺扭捏。

單就上述兩件小事來看,用我的本色來詮釋媽媽一角,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幫助我在教養上得心應手。

親子失控互動牽動負面情緒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自小養成的習慣,像是負面的口語表達和情緒模式,必須要像鄭秀文說的,「丟到剩零」,才不至於用既往的傷口,造成孩子的二度傷害。

此外,要做到「一點自己也不留」,除了丟棄負面模式,更需要建立新的健康模式,才能締造雙贏的親子關係。如果對此無法自覺或不願意丟棄,恐怕讓親職一路扣分。

成為母親,讓我有機會再度回到童年,在每一個教養孩子的時刻,重溫自己曾經被對待的方式。保留善待,告別傷害,也體會到──丟棄自我,是個多麼緩慢且困難的過程。

「妳是豬啊,怎麼那麼笨!」「妳是掃把嗎?連走路也會把旁邊的東西都弄倒!」有時候,這些過往的謾罵,我以為已從人生消逝,卻無預警地浮現在腦中,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時,幾乎不假思索地就要從我口中迸出來。

難道我曾經怎麼被罵,現在也同樣罵我的孩子嗎?我趕緊踩剎車,深呼吸、調整情緒,提醒自己:我不必回應童年的負面情緒,只需要溫和地解決眼前問題;我可以用正面的語氣對孩子說話,這是我有能力做出的選擇。

練習把負面的自己丟到剩零
於是,當孩子不願端坐用餐而打翻湯汁、當孩子大小便在地板上、當孩子趴在公車站牌邊打滾哭鬧、當孩子情緒失控對我拳打腳踢……在許許多多容易激怒我的時刻裡,也是我練習把負面的自己丟到剩零的時機。

這時,教養書或《聖經》上的一句話、敬虔基督徒朋友的鼓勵、曾經看過的正面教養範例等,在在幫助我建立健康的表達和回應方式。

例如: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把地板清乾淨,可以多忍耐幾分鐘,給孩子機會沉澱他的情緒。用正面的雙向溝通與親子合作,取代負面的單向批評和責罵。透過經年累月的練習,新的健康模式漸漸取代了舊有的負面模式。

兩個兒子相繼出生,相差五歲,因著成為他們的媽媽,我有機會再一次面對自己、修正自己和認識自己。在時而揮灑本色、時而自我歸零的教養路上,苦過、哭過、痛過,也收獲了更多的感動、歡笑和喜樂,我知道以後也會繼續在這樣的歷程中,學習與成長。

竭力扮演角色,失去自己的同時又不斷看見新的自己,這是「媽媽」一角最感動我的地方。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