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1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到東馬詩巫尋找黃乃裳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江山風光。(作者攝影)
午後的陽光灑在黃色的拉讓江上,江面波光粼粼,閃耀著婆羅洲特有的奇幻色彩、寬廣的江面上有幾艘貨船停泊著……。

圖、文——陳嘉喻

詩巫,這個溫柔的城市,讓我覺得似曾相識,彷彿回到兒時的基隆。因為同是福州移民的緣故,鼎邊糊、鹹光餅、福州魚丸,都是記憶中的味道;蓬勃的造船業,彷彿是到了過去的正濱漁港。這裡沒什麼遊客,我隨意自適,像本地人一樣地生活。

時間,在這裡安靜地流淌著。站在江邊,我遙想著那個在戊戌政變中死裡逃生,後來因著上帝的帶領,帶著成千的福州族人來到詩巫開墾的黃乃裳。「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創世記十三章14-17節)

漂流至大馬開墾未耕之地
一九○○年,百日維新失敗,美以美會(衛理宗)的信徒黃乃裳死裡逃生回到了福州。此時的他,抓住神賜給他的異象,飄洋過海來到婆羅洲,沿著拉讓江到了詩巫,確定這裡就是未來的開墾之地。

於是,他和白人拉惹(raja,馬來文,「王」的意思)訂了合約,並且回到福州,號召同鄉弟兄姊妹來到這片新天地。當中有農民、工匠、商人、牧師……;他們彷彿初代教會一樣,凡物公用,同甘共苦。期間,當時的砂勞越政府勸說在詩巫墾殖場蓋賭場、賣鴉片,黃乃裳堅決反對,不退讓,甚至後來遭到驅逐的下場。

然而因著他的努力,在眾人的見證下,成就了詩巫今日的樣貌。如今的詩巫,人口雖然只有二十萬,但是信仰基督教人口密度是全馬來西亞最高,教堂的比例也是全東南亞之冠!在路上遇到不認識的人,稱他為弟兄或姊妹準沒錯。

一、乃裳紀念公園
在詩巫,有黃乃裳為名的公園、學校、道路。乃裳公園中樹立了碑文,詳細敘說這位弟兄如何帶領族人來到這個地方開拓。公園附近有腳踏車專用道,河流還有快艇可以搭乘。在詩巫,快艇是普遍的交通工具,不妨試試。

乃裳公園。

二、中央市場
碼頭對面的中央市場是砂勞越最大的市場,有華人、原住民,馬來人的攤位。在這裡可以買到各種生鮮蔬果、手工藝品;其中「紙包雞」是最具特色的。這裡的「紙包雞」不是吃的烤雞,而是用報紙包住活生生的雞,一隻隻排列整齊,等待客人挑選。乍看這景象,還挺嚇人的!

三、福州小吃
在這裡,福州移民是大宗,因此可以吃到道地的福州小吃,像是紅糟雞麵線、鼎邊糊(台灣的鼎邊銼)、福州魚丸、光餅……。風味傳統,讓我有回到兒時的感覺。

(來源:Shahril Affandi/flickr/cc)

四、遊拉讓江賞夕陽
拉讓江是婆羅洲第一大河,兩岸景觀兼具自然與人文風光。在詩巫,你可以搭船遊江,欣賞夕陽美景。船家自己就是導遊,對本地歷史相當熟稔,她對我說著詩巫移民的故事,產業的變化。就像是主人說著自家的事一樣。一邊遊江,一邊聽詩巫的故事,是很棒的體驗。

有祠堂名的高腳屋,體現了在地的華人文化。

五、高密度的教堂
很難想像,在人口只有二十萬的小城鎮,居然有這樣高密度的教堂聚集。適逢週日,我到了愛蓮街上的衛理公會福源堂聚會。教堂外觀高大潔白,算是當地的地標,而這所教堂創始於1905年,迄今已有百年以上。週報記載有很多外展活動,讓人感受到這個百年教會的活力。

福源堂。

詩巫是個適合散步的小城市,在這裡悠閒地走著,餓了就走進茶餐廳,點份餐食,多半不會讓人失望;或者,跟著本地人搭巴士,或乘快艇到另一個城鎮,體會不同的砂勞越風情。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