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擁抱痛苦掙扎 只為無價珍寶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羨曦

你怕痛嗎?

那天,我陪一位姊妹去醫院做化療。她坐定後,護士仔細檢查她胸前的靜脈導管。她仰首保持微笑,視線越過護士的肩,投向對面的我。護士戴著手套,手指輕觸導管,接上針頭、拴上點滴管。她皺了皺鼻,我不自覺手指緊握著,好像可以為她忍住那痛。

疼痛令人避而遠之
痛,我們都不陌生吧?自小到大,誰都有過摔跌、受傷或身體疼痛的經歷。前兩週我因運動不慎,傷了肩膀、腰部,再次重溫痛的滋味。兩週以來,我身體僵硬、不敢任意轉動,無論坐臥醒睡,痛,總是如影隨形。

面對疼痛,我們如何處理?打開櫥櫃裡的藥箱,拿出一顆普拿疼,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這是個注重止痛的世代!小時候最怕去看牙醫。那發出高頻的牙鑽,隨時可觸發劇痛,讓人從躺椅上震跳起來。而如今,牙醫會直接上麻藥,讓病人舒舒服服躺著。現代醫學甚至有個部門稱為「疼痛管理」,為要使無法解決的痛得到控制。

痛,是個惹人厭的傢伙,我們想儘量避開,至少削弱其威力,不容我們舒適的生活受到打擾!

然而深入細想,痛,其實是個重要指標!

痛苦使人正視問題
幾年前,我因腕部受傷去找復健師。復健師首先的問題就是:哪裡痛、怎麼痛、有多痛?經由這些「痛」的資訊,她為我設計各樣動作,看看牽動了哪條肌肉、筋腱,最後才做診斷,指出傷處問題,決定治療方案。

在印度服事痲瘋病人多年的班德醫生(Dr. Paul Brand),對「痛」有深入研究。他說,痲瘋病人的最大問題,就是神經末梢受到破壞,失去了痛感。沒有痛感,身體也就沒有警示;當病人們不慎觸碰高溫或被利器割傷時,他們不會及時抽離,於是一再受傷而不自知。這些病人因感受不到痛,而痛苦萬分!

除了身體上的痛,我們也有精神上的痛。這個層次的痛,常是因人生遇到困境、受挫或失敗;其中所經歷到的,並非感官的痛,而是內心的掙扎與痛苦。與身體的痛相仿,這些掙扎或痛苦,同樣是個指標,使我們正視人生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痛苦,能幫助我們避免危險、指出問題所在,它在我們生命中有個重要地位,不能等閒視之、隨意打發。不過即便如此,大概不會有人願意去擁抱痛苦或掙扎吧?

擁抱痛苦為追尋意義價值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布魯姆(Paul Bloom),在他所著《Sweet Spot: the Pleasures of Suffering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人生最佳擊球點:痛苦的愉悅與意義的追尋,暫譯)一書中提出,人生的意義,常是與痛苦緊緊相連。

他發現,很多時候人們會主動選擇,那些必須經過痛苦與掙扎的道路;而就是這些痛苦,使得最終結果帶來深刻的意義。一個萬事順利、毋須努力、保證成功的人生,反而讓人們感到虛空。

例如,馬拉松跑者願意風雨無阻,天天接受訓練;登山者忍受長時間的疲勞、孤寂與危險,為要攀登最高頂峰;學者們日夜絞盡腦汁鑽研難題;醫生們竭盡所能醫治重大病患;父母辛苦劬勞養育孩子……每項任務,都帶有極高的挑戰性,都必須經過痛苦掙扎,也都有失敗的可能。然而,也正因這些痛苦過程,他們找到心中的滿足與價值感。

或許可說,人願意擁抱痛苦,是因為在掙扎中,期待得到一個無價珍寶。

生之喜悅使人忘卻痛苦
記得大兒子出生時,那天清晨我開始感到陣痛。我們早早來到醫院,醫生檢查完,就要我在院內多走一會兒,使生產更加順利。我們來到醫院大廳,先生陪著我來回走動;我每走幾分鐘,腹部抽筋般的劇痛,便如大浪猛襲,於是我停下來,深呼吸、捱過痛,再繼續走路。

那時,有對老夫婦經過,看到我們走走、停下,皺著眉呼吸喘氣。他們緩緩走向我們,銀髮下的臉龐帶著微笑,慈祥地對我說:「我們知道妳現在很痛!但我們向妳保證,這是值得的!我們有四個孩子!這是非常、非常值得的!」

我趁著陣痛間隙向他們道謝,心中突然有股力量升起,給我信心和決心,必要撐過這個產程。

陣痛,是因腹中那塊全身最大的肌肉正努力收縮,當收縮的力量強到一個地步,也就是最痛的那刻,一個寶貴生命就要誕生出來。

生的喜悅,似乎與「痛」有著密切關係;並且奇妙的是,那喜悅可以讓人忘卻痛苦,而願意再次擁抱它。

痛的英文Pain,來自於古拉丁文,原先是有受罰、償還與贖罪的意思;在十三世紀,這個字更被用來形容耶穌在十架上受的痛苦。而這個痛苦,也與生命緊緊相關,就在耶穌的苦難中,人得到救贖,以致能得到新生命。

姊妹靜脈導管裡的針拔出來了,護士敷上紗布,纏上繃帶。藥物已經進入她身體裡作用,開始清除癌細胞,讓正常細胞有新生的機會。

你怕痛嗎?再挖深些!或許我們會發現,在痛的背後,有個充滿生命的新天地。

(本文由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提供。原題為《生活隨筆》痛嗎?再挖深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