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基督教論壇報 / 醫療健康

不是心情不好 疫情下的憂鬱症常被忽略 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就醫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本報訊 追蹤
憂鬱症常被當成一般的心情不好而被忽視,若疏於治療,嚴重會影響學習、工作或自理能力,甚至影響家庭。

【本報訊】在現今持續的COVID-19疫情下,隔離、保持社交距離政策,導致人際關係逐漸疏離,對許多人的精神健康造成很大的衝擊,感染之後出現的「長新冠」後遺症之中,憂鬱、焦慮症狀更是最常見的症狀。

嘉義基督教醫院提醒,憂鬱症常被當成一般的心情不好而被忽視,若疏於治療,嚴重會影響學習、工作或自理能力,甚至影響家庭。因此,隔離或染疫康復後,仍長時間情緒低落、難以調適且影響生活時,最好能就醫評估,及早治療。

心情不好持續很久,需要及早就醫。(嘉基提供)

快篩陽與女友分手 悶悶不樂持續兩個多月

林男個性隨和,工作穩定,是大家眼中好相處的同事。前陣子因快篩呈陽性須隔離,交往多年的女友因故分手,林男非常難過,整天想念前女友,常默默流淚甚至大哭。家人跟同事都以為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經過兩個多月,他依然整天悶悶不樂,看著同事說笑,毫無反應,食慾不佳、常頭痛、難以入睡,上班精神不振,工作常恍神而出錯,常請假,更覺得自己很沒用,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活著…。

嘉義基督教院精神科主任盧偉信表示,其實憂鬱症是一種情緒的疾病,就像大腦「感冒」一樣。由於情緒也會隨著生活事件而有正常波動,憂鬱症因此常被忽略掉。研究顯示,許多種可能的生理原因會造成憂鬱症,例如前大腦的代謝下降,左腦與右腦活性不平衡;邊緣系統的葡萄糖代謝上升會影響負向情緒、負向記憶;神經間的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濃度也會影響憂鬱症的程度。因此,憂鬱症不僅是心情不好,而是生理已產生變化。

大腦感冒了,要及早就醫

受環境、個性、壓力、孩童時創傷經驗影響

盧偉信主任指出,憂鬱症的常見病因,除生理因素外,還會受環境、個性、壓力、孩童時的創傷經驗、近期的重大生活壓力、人格個性的特質等影響。疫情之中,「隔離」所造成的孤獨感,也是其中之一。無論是否有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一旦進展到憂鬱症,代表腦部生理功能已產生變化,進而造成身心症狀,干擾正常生活功能。

盧主任也溫馨提醒,目前憂鬱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以及心理治療等。而近年來也有新型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 ,透過非侵入性儀器,以磁場活化大腦功能的方式來治療憂鬱症。因此當出現失眠、食慾改變、對熱愛的事物興趣缺缺、情緒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思考變遲鈍、自我價值感低落、無法調適、持續持續兩週以上且影響生活時,盡快就醫評估,及早治療。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