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好牧人

《朝聖之詩8》生命的弓箭手

檢舉
劉幸枝 劉幸枝 追蹤

◎劉幸枝(天母福音堂顧問牧師及神學院老師)

經文:詩篇一二七篇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祂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祂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祂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上面的詩節錄自黎巴嫩基督徒詩人紀伯崙名著《先知》「論孩子」的篇章,它是一首充滿意象的詩歌,讓我們看到父母是弓箭手拿握的弓,兒女是箭。神將弓拉滿,藉由祂的力量將箭射出。祂愛那射出的箭,也愛那被祂力量充滿的弓。

少了祢一切枉然
詩篇一二七篇與一二八篇是上行之詩當中的家庭詩篇,雖然來自不同的作者,卻彼此相映成趣,以鮮明生動的圖象刻劃蒙福的家庭生活,而詩篇一二七篇第1節彷若是這兩首詩篇的引言:「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這裡提到的「房屋」用的雖是單數,卻是富蘊豐盛含義的集合名詞。它不單是指人所住的房子,也可指貯藏糧食的倉庫,及家族、家庭、家眷、家務與後裔。它既包羅了神聖空間,亦涵蓋了世俗生活當中的柴米油鹽。從上帝賜福希伯來接生婆讓她們建立「家室」(出埃及記一章21節),到應許大衛為他建立國度的「家室」(歷代志上十七章10節),乃至建造神的「聖殿」(歷代志上六章32節),都可用「房屋」(Bayith)來含括。與房屋對稱平行的「城池」,同樣是小可指營哨站,大可擴及整座堡壘、城市。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建造史,從家園到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建造」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部份。舊約創世記記載,人類第一個城市的建造者是該隱,並以兒子的名字為這座城市命名(創世記四章17節);在那之後又有寧錄建造了包括巴別(即巴比倫)、亞述等文明古國的大城(十章8-12節)。人想透過「建造」宣揚自己的名,或為子孫留存基業。建造是一種擴展,看守是一種保護。詩篇一二七篇第一節的經文道出人生當中的攻防戰,在拓展與保守之間擺盪,呈現出人生的光景就是勞勞碌碌。

這首詩歌標示所羅門是作者,若論到建造,確實所羅門熟諳此道。他不僅是一家之主,更是一國之君。在聲名遠播,國勢強盛的過程,多國來朝進貢,他從建聖殿到黎巴嫩宮,動用了多少的苦役,花費了二十年的時間(列王紀上九章10節),興建城池,進口埃及駿馬;為了承擔因大興土木造成的財務赤字,他聯合推羅王希蘭一起發展國際海洋貿易,在紅海邊造船(九章26-28節),平衡了財政負擔。

他「又建造所有的積貨城,並屯車和馬兵的城,與耶路撒冷、黎巴嫩,以及自己治理的全國中所願建造的。」 他還建立了管理制度,藉由層層供應讓首都的糧食無虞(四章7-27節)。

人在這其中勞碌,不管是治理者或是被治理者,人在這其中勞碌,無不為著自己所在的土地家園奮鬥建設,並且盡心竭力的守護。然而,這首詩歌卻用了三次的「枉然」,這個原文字又可翻譯為「虛假」,也就是不管人如何勤於建造,忠於看守,汲於勞碌,若沒有耶和華的同在,這一切「攏是假的」。

在祢裡頭經歷穩妥
就如被視為同是所羅門撰寫的《傳道書》中所說:「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又說:「世人在日光之下勞心勞力,究竟得到什麼呢? 他們一生充滿痛苦,勞碌中盡是愁煩,即使夜間心裡也不安寧。這也是虛空。」(傳道書二章4-23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詩篇一二七篇2節提到的「勞碌」,不單是指體力上的勞累,更是心境上的勞苦愁煩。建造是一種模仿上帝創造的行動,然而人類卻在自己所創造的文明社會中,從早忙碌到晚,吃著充滿勞苦愁煩掙得的一塊餅、一口飯,不得安息。神卻是在一切的創造之後,邀請人享受祂所賜的安息。

唐朝羅隱有一首詠「蜂」詩,裡頭提到:「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刻劃出一幅看似恬然意境之下的現實生活。蜂兒不管在平地或高山,繁花盛開之處皆有他們的蹤影,採盡百花釀成花蜜,到底是在為誰付出辛勞,又想讓誰去享受這些成果呢?於是,為誰辛苦為誰忙,成為日光之下芸芸眾生的寫照。

但是,詩人並沒有因此貶抑建造、看守與勞碌,他特別提到:「唯有耶和華喜愛的必叫他安然入睡。」「安然入睡」是許多活在勞苦愁煩之輩最渴望的祝福,一語雙關地提到,在神裡頭的穩妥與平安。人雖因罪進入人間,必須汗流浹背才得糊口,卻可因敬畏神而得的恩典,學習在交託與信靠之中安然入睡。

神在人類起初受造時,在尚未開工以先,便命令人類要先懂得去信靠造物主。因此,這首詩被列為智慧詩,且不斷強調耶和華上帝,祂與我們立約的名是我們人生當中倚靠。

人生的箭袋充滿了箭
對比房屋與城池的建造,神讓人看見另一種建造與看守的重要性,那就是「箭袋充滿」。詩篇一二七篇3-5節提到:「看哪,兒女是永恆主賜的產業;腹中出的果子是他賞報的。青年時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了箭的人有福阿!他們在城門口跟仇敵說話時,必不至於羞愧。」(呂振中譯本)

在以農、牧為主的社會中,人丁興旺被視為力量擴展與守護防禦的象徵。古早農牧社會,成行的兒女都成為分擔勞力、家務的好幫手,男丁更是保護家園的自衛隊,以及抵抗外敵的義勇軍(參創世記十四章14節)。昔時華人傳統認為多子多孫多福氣,連申命記廿八章4節都說:「上主要賜福給你們,使你們多子多孫,五穀豐收,牛羊繁多。」(現中修訂本)

當然,這段經文對照現代家庭制度與社會建構,看起來似乎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然而,詩篇的意境與寓意總是能恆久流傳,因為第1節提到的建造(Bonim),對照的是第3節的兒女(Benim),詩人似乎運用了巧妙的希伯來諧音梗,讓前後兩段詩節前後呼應。不管是「建造房屋」或是「年輕時生養兒女眾多好像箭袋充滿了箭」,這一切若沒有耶和華上帝皆是枉然,皆是勞碌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擔任聖光與華神第一任院長的戴紹曾牧師,曾分享他們家族的故事。兩百多年前,他的曾祖父戴雅各原帶了爛蕃茄和臭雞蛋,準備到當代英國復興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約翰衛斯理牧師的露天佈道現場鬧場。他確實丟出爛蕃茄和臭雞蛋,但是生命卻被上帝話語的大錘重重一擊。

那天,約翰衛斯理講述的是約書亞記廿四章15節:「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戴雅各領受這句經文離開會場。在他大婚之日,這段經文再次縈繞充滿他的內心,他跪下祈禱接受救恩,並與神立約。起初新婚妻子無法接受他的改變,但聖靈也在她心中動工,使她悔改接受耶穌成為她的救主,與丈夫一生同心事奉神。

上帝記念義人的禱告,在他們的第四代中興起戴德生,成為內地會創辦者;又在戴德生的第四代中興起戴紹曾牧師,成為台灣華人神學教育的開路先鋒。從戴雅各至今,戴家與上帝所立的約代代紀念,使命「戴戴相傳」。守約施慈愛的上帝不止使用戴家的子孫成為神國的勇士,讓他們在屬靈爭戰中「箭袋充滿了箭」,更使他們在過去兩百多年來的事奉結出許多的果實,生養眾多屬靈的兒女。

祈求主作我們人生的弓箭手
有不少聖經學者認為詩篇一二七篇是託名之作,它應是成形於被擄歸回之後,特別反映出尼希米當時在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人口的稀少,以及對上帝呼求的渴望(尼希米記七章3節)。不管這首詩篇成形於何時,最重要的無非是它在任何時代都反映出我們內心的渴求,在勞碌的建造與保護之中,看見生命的果實誕生,如同勇士的箭袋充滿了箭矢。

昔日的戴雅各與神立約,神就為他「建造家室」直到如今。聖經也讓我們看到神與大衛立約,應允要為他「建立家室」。而今神已透過大衛家的苗裔耶穌基督的救恩,將我們帶入祂的家中,我們成為天父建造與看守的產業,也成為祂箭袋的箭矢。

我們縱使活在日光之下,卻可經歷到傳道書五章18-20節所說,我認為人生最美最善的是,在上帝所賜的短暫歲月中盡情吃喝,享受自己在日光之下勞苦得來的成果。因為這是人當得的。上帝不單給人財富,也叫他能吃能喝,享用自己所當得的,並在勞碌中得到快樂,這都是上帝的恩賜。他不用擔憂自己壽命的長短,因為上帝使他心裡充滿喜樂。

願創造弓與箭的主,親自將我們背在祂的背上,放在祂的手中,讓我們如弓被擴張,又如射出的箭矢在人生的軌道上,朝著祂命定的箭靶飛翔,進入祂恩典的紅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