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好牧人

【華神專欄:從神學進入社會】疫情下孩童信仰教育的再思

檢舉
陳志宏 陳志宏 追蹤
孩童信仰教育最好的老師,不是兒童主日學老師,而是父母;最好進行的環境,不是教會的兒主教室,而是家庭。

◎陳志宏(中華福音神學院副院長、台灣信義會神學教育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今近一年半,對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避免群聚感染,各國政府對於帶來人群聚集的場合,祭出許多限制措施;許多教會在政府的防疫規範,同時也是保護信徒免於染疫危險的考慮下,停止實體聚會成為不得不採取的措施。

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停止實體聚會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台灣教會於去年上半年,也曾經歷短暫一、兩個月的停止實體聚會,隨著疫情受到控制,各樣聚會又恢復到正常進行的狀況。不過今年隨著變種病毒入侵,全台五月中進入三級警戒,停止實體聚會再度成為不論大、中、小型教會都必須面對的處境。

在禁止實體聚會的處境下,大部分的教會透過線上崇拜來維持主日崇拜功能。有些教會更積極透過各樣的通訊軟體進行禱告會、小組聚會、裝備課程、一對一門徒造就、個別的牧養關懷等。

疫情轉線上聚會 兒主面臨大挑戰
不過對教會而言,可能最大的挑戰是孩子的信仰教育,有些人發現,兒童主日學透過線上聚會方式進行,效果不是很好。不過,這正是教會重新反省「兒童信仰教育」應當如何進行的好契機。今天,絕大部分教會是透過兒童主日學來進行孩童的信仰教育,但是這個作法,在教會史上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十八世紀的英國適逢工業革命,有許多貧窮工人的家庭,沒有能力供應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許多孩子遊手好閒、虛度光陰,甚至在街頭成群結黨鬧事。有位愛主的基督徒羅伯特•雷克斯,看見英國孩童的光景與靈魂上的需要,憂心英國社會的前途發展,便決心提供這些孩童教育機會。他開始利用主日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免費招收六至十二歲的兒童,教他們學習聖經,授課內容以認識上帝、認識聖經為主,這就是兒童主日學的濫觴。

日後,這個作法被越來越多教會採用,兒童主日學就成為兒童信仰教育的主流作法。但問題是,教會期待透過一週只花一至兩小時的兒童主日學,來對抗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與世俗文化的薰陶,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

那麼在十八世紀之前,孩童的信仰教育如何進行的呢?基本上是在家庭當中進行的,我們以宗教改革時期的教會為例來做說明。

路德以信仰問答  教導普羅大眾
當馬丁路德被逐出天主教會之後,有許多信徒仍舊繼續聆聽路德所傳講的信息,經過十年左右,德意志北部地區的教會多半投入福音教會的陣營,脫離教皇所領導的教會。

路德漸漸意識到,他與其他教會領袖有責任牧養這些教會,於是路德和其同伴於1526-30年間進行各教區的探訪,要了解加入福音陣營教會的信仰光景如何。路德訪視後大吃一驚,他發現百姓對於聖經的真理相當無知,而且許多信徒生活糜爛、沉溺酒色。在這樣的處境下,促使路德決定要自己寫下信仰要理問答來改善現況。

以信仰問答來教導信徒並非馬丁路德的發明,教會用信仰問答(catechism,或譯教義問答、教理問答)來教導信徒由來已久。從第一到第四世紀,也就是教會遭受極大逼迫的那個時期,基督徒在信仰的流通和承傳上,需要教導,進而漸漸發展出信仰問答的模式。

「信仰問答」這個字的希臘文κατηχέω字面的含義就是「口頭教導」。在早年教育不普及、識字率不高的社會中,以口頭教導信徒,能幫助他們很快地抓住信仰的要義,明白聖經的內容。

早期的使徒信經,以及聖經中記載的主禱文、十誡、聖洗禮和聖餐禮都是常常被使用的材料。如果要向孩童或初信的成人教導忠於聖經的信仰,還有什麼比這些材料更好的選擇呢?

家家學習信仰課程  老幼得安寧
《路德小問答》是為兒童寫的,讓父親在家中教導兒女。為什麼要用「問答」的方式來進行宗教教育呢?因為在十六世紀,歐洲大多數民眾都不認識字,所以要他們學習真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簡單明瞭的語詞撰寫,然後要求他們背起來。就好像古代華人的啟蒙教育要背三字經、千字文,然後更進深一些要背四書五經,唐詩、宋詞。

所以,「小問答」是用問答方式來幫助兒童,不單會背「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連其簡單的解釋都要把它背起來。除了要會背誦以外,路德還要求背的人,需要知道每一句話的意思,也要能夠講解明白。

至於由誰講解呢?當然是成人,特別是父親;但是父親自己如何知道「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每個誡命、每個信仰告白、每一句禱詞後面所蘊含的真理呢?他們自己也需要接受教導、需要學習。

那麼由誰去教導這些成人,這些父母呢?當然是傳道人!可是若傳道人自己也不太明白「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背後的真理呢?所以路德又繼續寫《路德大問答》幫助傳道人明白相關真理,然後傳道人再教導信徒,好讓他們在自己家中可以教導自己的兒女。

路德勉勵作父母的,當擔起家庭牧者的責任,負責教導孩童的信仰教育。在他撰寫十誡、信經、主禱文各自段落的開始,都有特別註記:「這是家長當簡明教訓他家屬的」。而在書的末了,路德總結說:「各自學習其課程,家庭老幼得安寧。」如此基督教家庭手冊般的小問答,明確讓人看出,路德是以家庭為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具體場所。

孩童信仰教育最好的老師,不是兒童主日學老師,而是父母;最好進行的環境,不是教會的兒主教室,而是家庭。因為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信仰教育不是唱詩歌、講故事、遊戲、手工與吃點心,而是看見父母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活出聖經的真理。

當然,教會需要提供資源給父母,幫助父母知道可以如何在家庭中,進行信仰的教育與活動。有些福音機構或教會也針對這樣的需要,發展出一些影音的資源可以提供給眾教會使用,例如生命樹教育協會所出版的「我家生命樹」課程。我們為教會之間可以有這樣的聖徒相通、資源分享感謝上帝!

陳志宏

中華福音神學院副院長、台灣信義會神學教育中心主任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