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天路客

〈遇見當代教堂〉老煙囪上的荊棘冠冕  走訪義大利杜林聖容教堂

檢舉
謝偉士 謝偉士 追蹤
七支煙囪組成的聖容教堂,一旁就是裝飾荊棘的老煙囪。
2006年新完工的聖容教堂裡,講壇背牆將大理石砌塊組成杜林裹屍布上的面孔,相當令人意外,是教廷對這份文物的轉化,也是21世紀先進的天主教堂代表。

◎圖文/謝偉士(建築師)

位於北義大利的杜林,坐落阿爾卑斯山腳,是古代歐陸穿越阿爾卑斯山脈南下,最先遇到的村落,屬於地中海型氣候,曾經在2006年辦過冬季奧運。但杜林最迷人的傳說應該是一條耶穌的裹屍布。杜林裹屍布或稱都靈屍衣,這塊1.1公尺寬,4.4公尺長的亞麻布上,印漬著一個飽受鐵鉤抽打且右肩受傷男子的影像,與十字架刑後的身體狀況類似,相傳是聖經記載包裹拿撒勒人耶穌的細麻布,算得上天主教會最具爭議的收藏品。

杜林裹屍布之謎
14世紀在法國發現這塊裹屍布,幾經轉手,到了1578年才被保存在杜林施洗約翰大教堂。關於裹屍布的真偽儼然成為一專門學科,除了教廷,考古學、科學、醫學界都充滿興趣,紛紛研究年代,分析成份,還因為西元33年8.2級的地震,是否影響鑑定爭論不休。然而教廷始終避免直接回應,即使在公開場合也只稱這塊屍布為有耶穌臉的聖像,而非屬於耶穌的聖物。「令人想起耶穌」則是教宗方濟各的說法。

透過老煙囪與銅鐘望向多拉環保公園

裹屍布原件很難看到,通常是相隔50年才公開展出一次,所以前往參觀的話只能看到複製品與保存的盒子。2006年新完工的杜林聖容教堂裡,講壇背牆將大理石砌塊組成裹屍布上的面孔,相當令人意外,是教廷對這份文物的轉化,而聖容教堂也成為21世紀先進的天主教堂代表。

工業重鎮的人文新氣象
杜林雖有悠久歷史,但近代發展屬於北義的工業重鎮,米其林輪胎、義大利國寶車飛雅特(FIAT)等都以此為根據地,於是有了比較優越的經濟基礎,城市發展快速。

2000年開始地區再生計畫,合計約100萬平方公尺,占1%的市地面積,主要將廢棄工廠、鍋爐、飛雅特鋼鐵廠等,重新規劃為住宅、超市、複合商業區及環保公園,灌注宜居城市的新氣象。

鐵工廠的老煙囪圈上荊棘裝飾

教區決定在舊有鐵工廠上興建一棟正式的崇拜場所,兼具天主教杜林總教區行政辦公功能,卻也是以教區發展為由,大動作回應裹屍布的作法。聖容教堂的興建計畫,其實也背負了教廷對教區的期待,併同12000戶居民的遷入,希望帶動觀光旅遊業,好讓老工業城的新活力源源不絕。

教堂的位置在多拉公園旁,多拉公園是以19世紀工業記憶為主的地景藝術公園,除了鋼鐵材料的創作外,也有回收舊輪胎、廢棄廠房等新作品,結合綠化與水景,構成萬坪大公園。如果在杜林市區閒晃,老遠就會看到一叢叢的紅色巨人鋼柱,就是他了。

結合多拉公園的城市視野,聖容教堂是座多功能的複合設施,除了700席的主堂,配套設施框在主堂西邊和北邊的兩條長長的廂房,設有教區中心提供關懷照顧工作運作。地下則是影音配備完善的大會議室、交誼大廳、展覽室及餐廳等,構成杜林重要的藝文交流場所。

從煙囪構想開始
工業城從來都不缺煙囪。

煙囪的好處是把地表附近的廢氣送上天際,避免影響周圍的人。從煙囪的角度,它是最直接聯繫天地的管道,暢通無阻。與其仇視老舊的煙囪,不如善用煙囪高聳暢通的特性。聖容教堂預定地上的老煙囪被保留了下來,悉心呵護,重新整理基礎,為避免傾斜而增加穩固設施,煙囪表面裝上螺旋金屬飾條,在樸質的老煙囪表面,閃爍銳利的反射,呈現耶穌頭戴的荊棘,夜間燈光的照射下,映出荊棘冠冕的輝煌肅穆。

跨32公尺的金字塔空腔

60公尺高的老煙囪頂端安裝白色小十字架,取代了傳統天主教堂的鐘塔,只在基座以鋼架安裝9只銅鐘,十足還原工業遺址的特徵。

由漆黑的老煙囪底端往上看,可以看見頂端煙囪口露出的光點,主堂就是以這煙囪概念設計。將煙囪頂光的構想應用在建築物的造型,新鑄的梯形煙囪群,由城市的任何一個角度看教堂,都像是正面,都像入口,歡迎萬國萬民湧入。

齒輪建築師的教堂創意
在樞機主教委託建築師瑪利歐波塔設計之前,波塔已設計過很多瑞士、法國、義大利教堂。他出生於瑞士蒙得利索(Mendrisio),是個緊鄰義大利的小城,中學畢業後沒繼續升學,直接到建築師事務所當實習生,開始學習繪圖,發現自己對繪畫與建築充滿熱情。經過三年實習之後起身到義大利米蘭的藝術學院與威尼斯建築學院進修。

在義大利的這段時間,波塔遇上了現代主義建築重量級祖師柯比意(Le Corbusier)、路易士康(Louis Kahn),並有機會直接合作,而且波塔的論文是由史卡巴(Carlo Scarpa)擔任指導教授。在我們看來,這種難得的世紀經驗為什麼都被他趕上了?

梯形煙囪組成的齒輪構想

柯比意對現代建築的定義,路易士康對光線運用的領悟,而史卡巴對材料細部的精準細緻,似乎都被波塔完整吸收。27歲的波塔回到瑞士,在盧加諾(Lugano)成立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以厚實的建築風格、本地石材,展開他不可思議的雕塑建築之路。

說波塔的作品是雕塑建築,因為他設計的房子都是很完整的塊狀量體,全是精準的幾何形狀,而且常常使用圓環、圓桶,但以巨型齒輪塊體的呈現,卻是頭一遭;他真是把自己的專長與教堂的特殊條件融合得天衣無縫,誰能拒絕鋼鐵廠與齒輪的關係,又有誰能把齒輪的造型轉化成這麼優美的教堂空間?

七支煙囪舉目望向穹蒼
聖容主堂以七支新鑄的梯形煙囪為體,束成一組七角星的布局,頂端開著傾斜45度的天窗,讓光線從天上沿著煙囪壁管灑入室內,讓整個會堂內映滿日光,也像是日晷般讓時間在會堂裡留下痕跡。

管風琴與楓木鑲板內裝

七支煙囪的身體除了寬大厚實的水泥鑄成的空管,外側砌上耐火磚構成雙層外牆,錯落的方形小窗點,透出一絲絲的微光,從裡頭往外看,就像是舉目看見的穹蒼間,耀出七道星芒,不得不佩服設計的建築師,在工業遺址與簡單幾何間,找到的微妙平衡,傳遞出的空間感充滿戲劇張力。

32公尺大跨度的主堂配備了管風琴,而煙囪集結的空間,在會堂內切成傘狀金字塔,石灰岩地板反射聲音,音波在七個腔體內反射,加上間歇的楓木鑲板裝修,讓會堂音質莊嚴肅穆,又清晰可辨,連演奏時的樂音都好似從天上澆下來一般。

教區要求耶穌聖容的畫面必須有新的時代呈現,於是波塔透過2D低色階像素轉換為點狀圖案,在祭壇背牆上以不同角度的大理石砌塊呈現,因天光由上而下,淋在斜角的大理石上深淺呈現,隱約浮出耶穌的容貌,令人屏息。

蓋教堂或賙濟窮人的矛盾
然而煙囪教堂的造型當時並不討喜,甚至被認為是對天主教美學的一大傷害,以裹屍布為題的發揮也成為眾矢之的。

全世界聲稱與耶穌身體零距離接觸過的麻布,大概有40件,關於這些物件的真偽,也衍生出血型的探究、布紋織法、植物花粉分佈地區與年代、地質變異等佐證議題。但這種古物幾經水火,甚至被精細的補釘工藝修護過,實在很難有一致的定論。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杜林裹屍布幾乎確定是中世紀偽造的贗品,卻在21世紀初陸續有新的鑑定方法與影像技術之後,反而得到相當意外的新資料,似乎也重新燃起信徒與教廷的希望。

低色階像素轉換的耶穌聖容

但是,難道新的證據足以大費周章募資建堂?尤其2004年南亞海嘯,義大利政府與人民合力捐款之際,又掀起另一波建堂爭議,到底募款興建12億台幣的豪華新堂,表彰一件不確定的裹屍聖物重要,還是該實質的賙濟窮人?而這間教堂,又必須代表21世紀教廷的新形象。

杜林曾經是中世紀歐洲重要的文化、歷史重鎮,是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個首都,著重工業發展讓城市急速興起,在武器與航太科技的生產上極為重要,卻也讓它在世界大戰時期成了重點轟炸城市。戰後的復甦期間,又面臨汽車工業的大起大落,一度沒落死寂。教堂規劃之初,常被嘲諷是沙漠中蓋教堂,如今它與其他老城市一樣,需要不斷更新,信仰必須讓這個城市在歷史、文化藝術與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DATA
義大利杜林聖容教堂  Chiesa del Santo Volto
建築師     瑪利歐‧波塔 Mario Botta
建築面積     26,300平方公尺
容積     125,000立方公尺
計畫    2001至2004
興建    2004至2006
造價    3000萬歐元
地址    Via Carlo Antonio Porporati,    3, 10152 Torino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ongressiSantoVolto
http://www.congressisantovolto.com/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