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影響力聯盟

Z世代孤獨又彷徨焦慮? 喜信堂牧師:成長於虛擬與現實交織世界 他們渴望尋見真實感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2023年喜信堂学生Deeper营会。(图/受访者提供)
身為數位原住民的Z世代(1995年至 2009年出生),從小接觸3C產品,生活中不乏虛擬世界而來的資訊,內心卻深切渴望真實感,所以教會牧者牧養Z世代時,不能只是遠遠地站在講臺上,更要讓他們接觸到有血有肉的牧師,就像主耶穌道成肉身那樣,讓信仰融入生活裡,真實地與弟兄姊妹接觸。

【記者張秀芳採訪報導】八打靈神召會喜信堂(簡稱“喜信堂”)中文堂的陳曉暉牧師(Pastor Joyce Tan)受訪時表示,目前處於14-28歲這個年齡層的Z世代,他們很聰明,絕對可以體會神,在信仰裡找到盼望,只是他們要尋找到信仰的真實面。

從80年代開始牧會的喜信堂中文堂主理黃雅各牧師(Rev. James Wong),曾牧養不同年代的會友,他認為Z世代需要真實感,教會牧者要帶領他們經歷聖靈,親身經歷神。

喜信堂中文堂主理黃雅各牧師

被神觸摸一生受用
黃牧師認為,不用過於擔心Z世代,而是讓他們有機會承擔責任,例如喜信堂有些年輕人,從中學時期就開始做領袖,學習牧養與陪伴其他同年齡的年輕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鍛鍊他們的生命得以長大成熟。

Z世代在一個虛擬與現實融合交織、不確定的環境中長大;他們是一群感到壓力、不安、孤獨......對未來既無助又彷徨焦慮的一代。

唯有神能滿足Z世代內心的空缺,然而他們卻往錯誤的地方如數位科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尋找心靈的居所。不過他深信神愛Z世代的年輕人,祂也會親自尋找他們。在引導年輕人認識神方面,教會扮演著一定的角色,父母更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Z世代需要歸屬感、真實關係與信任

陳曉暉牧師認為,Z世代需要歸屬感、真實關係與信任。本身擁有馬來西亞輔導師職分的她分析,目前的Z世代正處於他們人生相當重要的階段,需要作出許多重大決定,例如職業取向、人生使命感、教會與家庭,都需要把握時機來塑造他們的品格,使他們不致於被世界價值觀牽著鼻子走,甚至離開教會。

“所以教會更應該要想辦法與他們溝通,把聖經真理傳講到他們可以明白。”她說,Z世代的專注力只有8秒,所以TikTok, IG短視頻吸引他們,而教會牧養青少年時,也可以善用媒體工具,不僅吸引正在求學的青年;對已經在社會工作的職青來說,媒體也是肢體之間很好的連結點。

然而,陳曉暉牧師也提醒教會,“活在網路世代的Z世代非常需要真實關係,所以不是只在社群與他們“打交道”,更要花時間陪伴貼近他們的生活,牧者也可以參與Z世代有興趣的事物,讓他們知道牧師不是只有在臺上講道而已。”

陳曉暉牧師

牧者應“道成肉身”走進Z世代世界
舉例,教會舉辦青少年營會時,黃雅各牧師會特地抽空前往出席,與年輕人拍照,分享勉勵的話語,讓年輕人看到這位屬靈爸爸平易近人的一面。黃雅各牧師也曾現身青少年營會上分享,自己在他們這個年齡的成長歷程與生活點滴,例如因家庭貧困而在初中二就輟學,再刻苦自修學習,這些真情分享特別能夠觸動年輕人的心。

另外,身為高材生的陳曉暉牧師,則在大學先修班的高等教育文憑(STPM)考試上演“滑鐵盧之役”,原本是人生中的黑歷史,卻因為有神而成為恩典的記號。

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她,在那次痛苦的經歷中,靠著信仰的力量反敗為勝,在大學完成本科學習後,再到馬來亞大學攻讀輔導碩士班,成為持牌輔導員。這段經歷使她在牧養上更接地氣,鼓勵了許多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年輕人,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考試,考試搞砸並不會世界末日。

不過面對網路時代,年輕人很容易就能從網上搜索到許多資訊,但並不代表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長輩或同儕們”的看法無興趣,他們仍會想要從身邊的人聽取意見,尤其是牧師級的人物。

年輕人喜歡問問題 不要避之不談
在探討一些課題上,他們也會從中思考,再拋出問題,甚至好奇“為什麼不可以?”例如在政治議題上,雖然網路上有海量信息分析局勢,但Z世代的年輕人還是想聆聽屬靈長輩對當前政治的看法,甚至想知道牧師是否支持哪個政黨。

諸如此類的生活化問題,猶如一個視窗讓Z世代走進牧師的世界。陳曉暉牧師強調,若教會過於避談,很難讓信仰融入生活,讓他們感受到教會的真實面。Z世代都想當網紅?都不能刻苦耐勞?陳曉暉牧師認為,我們不應該為他們貼上一成不變的標籤,而是要信任他們,這也是Z世代極為需要的認同感。

不為Z世代貼上一成不變的標籤,而是要信任他們

其實Z世代所擁有的特質,很大可能與成長背景有關。Z世代的父母大多屬於嬰兒潮世代(1946年至1964年之間),因個人成長過程較艱難,當有能力後所形塑出來的教育模式,與上一代截然不同,但一不小心就會陷於過度保護,以致現代孩子變得比較脆弱,也較無法承受壓力。

她曾聽說,有的父母在孩子畢業後,主動幫孩子面試工作收集資料,才給孩子選擇接受哪一份工作,但這些父母年紀很輕時就已出社會兼職打工。當我們從表面現象觀察,會認為Z世代的年輕人就是“草莓族”,被老闆教訓幾句就離職,但他們的行為被塑造如此,很可能與父母教養方式有極大關聯。所以,父母要懂得信任孩子,幫助他們在犯錯時勇於承擔責任,檢視自己不過於自我中心,才可以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當然,我們都知道“在孩子生下那一刻,父母也才有機會學習如何當父母。”教養並不容易,而第三方的力量,其實也可以成為很好的助力。教會可以成為父母與孩子的最佳橋樑。

教會成為橋樑助青少年信仰成長路

她鼓勵基督徒父母,若能從小帶孩子到兒童教會主日學,並在教會參與服事,雖然需要多年後孩子逐漸長大才看到成果,但相信教養是值得付代價的。教會可以透過一些策略來陪伴Z世代的信仰成長路,其中包括:跨代一起服事,有經驗者帶著年輕人一起服事,讓他們承擔責任,也要準備與他們一起面對做錯的後果。“教會領袖要有心理準備與他們一起背黑鍋,以幫助他們成長。”

教會領袖要有心理準備與他們一起“背黑鍋”幫助他們成長

此外,教會也需要在教導真理上下功夫,讓孩子從小就認定聖經是最重要的人生原則,長大了也不偏離。同時,教會要從小就教導年輕人禱告,養成常常禱告的習慣。“Z世代在信仰上尋找能夠滿足內心的真實感,借著禱告,他們可以經歷到神的信實,而對神產生信心。”

陳牧師分享說,教會除了教導真理,更要引導他們如何體會神,借著屬靈工具幫助他們厘清自己的情緒與看法,認識魔鬼的謊言與聖經真理,以致有能力分辨在日常生活如何體會神的同在。

教會應看重世界無法給予年輕人的信息
她坦承,現今外面的世界是何等地多姿多彩,所以教會更要加倍努力與關懷,才可以吸引到年輕人的注意力。

黃雅各牧師則提醒,教會需要有高瞻遠矚,不僅是看到Z世代,甚至要看到未來幾個世代的需要,不然教會將會停滯不前。其實,Z世代並不負面與絕望,教會反倒要積極幫助他們,找到能加強他們的優點的方式,以及在他們的需要中,給予幫助與扶持。

教會要看見,在信仰裡面有外面世界無法給予年輕人的重要資訊,就是聖靈保惠師!若教會開始建立年輕人,加強他們對屬靈經歷的分享,這將會成為下一代基督信仰的寶貴資產。

喜信堂青年聚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