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影響力聯盟

農曆新年與基督教信仰不符? 基督徒也可以保留與傳承華人好文化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AILAeiIBrBg@unsplash
基督徒也過年嗎?相信這是不少基督徒在新年聚會中會遇到的疑問。很多人會認為,基督教是“西洋教”所以不慶祝農曆新年,因為華人春節習俗與基督信仰不符,比如拜神燒香祭祖、張掛春聯、還有一些禁忌等,可能有違背信仰的疑慮。

【記者黃小薇採訪報導】馬來西亞神學院(STM)圖書管理員曾毅堅弟兄分享,其實很多基督徒因為不瞭解也不清楚華人民族的節慶文化,加上對真理認識不深,導致華人禮俗文化與基督教信仰之間引發張力和構成衝突,進而選擇否定和放棄節慶文化。

他鼓勵弟兄姐妹多瞭解節日背後的意義,同時清楚基督徒的信仰原則,這樣才不至於放棄本族的節慶文化。他點出,基督徒確實是不可祭拜祖先及神明,但一些“好”的新年習俗是值得被履行及發揚,如派發代表祝福的紅包、吃團圓飯等。

他也提醒基督徒不應該活在禁忌當中,反之應該在上帝與人的關係中,學習認識神、事奉神及照神的旨意而行。

不可拜祭祖先及神明的原因
曾毅堅弟兄點出,華人在農曆新年期間,對神明及祖先的祭拜,除了祈求新的一年有平安及幸福,實際上也是在表達他們對神明及祖先的崇拜、敬意及感恩。

他點出,基督徒不可祭拜祖先,但仍可在禱告中紀念祖先對他們帶來美好影響;基督徒不能“祭祀”神明,然而他們可趁著新年,感謝上帝在過去一年的帶領、保守及恩典。許多教會都會在農曆新年舉辦感恩崇拜,借此表達對上帝的敬畏和信靠。

他指出,基督徒應該清楚認識到,上帝是唯一的神,在祂以外並沒有其他神靈的存在,這種關於祭拜神明的實踐,應該轉化成我們與神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他鼓勵弟兄姐妹以符合信仰原則的方式過節,並且遵行聖經上的教訓,不參與任何與祭拜有關的活動。

基督徒不須活在禁忌中
為何華人新年文化經常與民間信仰劃上等號?曾毅堅指出,這是因為華人的民間信仰會通過節慶去表現,農曆新年自然也不例外。民間信仰並非指宗教,比較像是傳統禮俗或者是一種迷信,而許多華人農曆新年的習俗及文化如大掃除、年初一不能掃地、舞龍舞獅及放鞭炮等,皆源自於民間信仰。

他指出,舞龍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 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用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成為一種習俗,對此,基督徒應該曉得掌管氣候及賜平安的是上帝。

他點出,已出嫁的女兒忌初一、初四、初五回娘家的習俗,則牽涉到初一、四及五回娘家是“不吉時”,會帶來衰運的問題,這也只是傳統的民間信仰。作為基督徒應該清楚知道,上帝並不會要我們履行這些民間信仰而更加保守我們,反之上帝是時刻都保守我們的神。

“基督徒並不活在禁忌當中,反之應在神與人的關係中,學習認識神、事奉神,照神的旨意而行。”曾毅堅提醒。

賦予新寓意保留好文化
到底新年有哪一些禮儀保留了華人美好傳統,甚至可以鼓勵基督徒持守的?曾毅堅弟兄指出,有許多傳統上的實踐例如大掃除、年夜飯以及派發紅包都是“好”的新年文化,這些文化皆值得被華人基督徒保留、傳承及發揚。

他說,大掃除在傳統上有除煞氣的意思,在農曆新年前,人們會進行大掃除,清理家中的塵埃和不潔,以除去舊年的晦氣,迎接新一年的來臨,這代表著一種新的開始和希望。

“基督徒可以將大掃除視為是一個反思和悔改的機會,清理內心的罪惡和不義。”他說,華人傳統過農曆新年有給紅包的習俗,又稱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時至今日,派紅包可“鎮惡驅邪”的意涵已經被淡化了,現代華人都把紅包當作是“祝福”的一種象徵,因此華人基督徒可把紅包當作新年的祝福,傳遞平安的資訊。

曾毅坚弟兄

他說,華人重視家庭倫理,農曆新年是最重要的家庭團聚的節日,因此無論身在何方,華人都會想盡辦法在新年期間回家吃團圓飯,對此,基督徒也可強調家庭中的愛與和諧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在吃團圓飯期間一起祈禱,彼此分享上帝在過去一年的帶領和保守,同時向弟兄姐妹說一些表達祝福的話,團圓飯不單是一個吃吃喝喝的環節,它也是一個分享愛及祝福的機會。”

以符合信仰原則的方式過節
他指出,華人基督徒在面對華人禮俗應該要有三種態度,第一是禮俗中涉及靈界、宗教禮儀及迷信的地方,基督徒不應接納或參與,但要懂得尊重。

他說,第二則是吸收華人禮俗中的美善精神和價值觀,第三是把華人節日禮俗“基督教化”,使之擁有基督信仰的內涵。例如寫基督信仰原則的春聯、把祝福小卡片放在紅包中。

其實基督徒也可以主動在農曆新年期間帶出基督信仰美好的文化,像是“拜年”習俗是農曆新年一個主要活動,基督徒可以把拜年當作向人表達問候、給予祝福的一個機會,並借此分享福音。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