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1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韓國江華島一里一教會】偏鄉小島有百年宣教足跡 李相蘭牧師從第一座韓式教堂看朝鮮歷史文化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在高麗與蒙古的戰爭中,守護江華海峽的重要要塞——甲串墩台,可以將鹽河江盡收眼底。(圖/仁川觀光局)

【記者李容珍/整理採訪】很多基督徒去韓國首爾參訪,多半去到當地具有指標性的觀光勝地和大型教會;然而,旅台多年的韓籍宣教士李相蘭牧師,卻對首爾西北方,穿越一座跨海大橋的小島──江華島,印象特別深刻。

他說,江華島人口約13.8萬,雖然是偏鄉小島,但幾乎每個里都有一間教會,共約兩百間教會,基督徒比例也很高。特別的是,江華島的歷史跨越石器時代、高麗時代、朝鮮時代,一直到現代,還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第一座韓式教堂、南北韓停戰線中最接近北韓的瞭望台,可以參訪史前時代的支石墓,以及現代化博物館。江華島也是泡湯休閒地,並是三月底到四月賞櫻的最好去處。

江華島第一位信主的母親,由宣教師帶領在船上施洗。(圖/李相蘭牧師提供)

第一間橋山教會 領母親船上受洗
江華島位於漢江口,是韓國第5大島,從首爾和仁川都有跨海大橋方便車輛通行來往,行政上屬於仁川廣域市江華郡。李牧師談到,江華島是最早接納基督教文化的地方,也是福音最早傳入之地。

1896年,來自江華島的金尚任弟兄到仁川做工的時候信主,之後回到江華島,向族人傳福音。仁川的宣教士看到金尚任傳福音非常熱誠,就邀他受洗,但是金尚任卻說,他的母親沒有受洗,他怎能先受洗。但因當時宣教士被禁止到江華島,因此金弟兄揹著母親到船上,由宣教士為他的母親施洗,他也受洗,並且在江華島的橋山建立第一間教會。現今的橋山教會雖然已經沒有人聚會,但成為歷史展覽館,島上還有宣教士在船上為金尚任母親施洗的紀念塑像。

江華島雖然算是偏鄉離島,教會的牧者都非常忠心付出。李相蘭牧師說,當地牧者每天晨更,週三禱告會、主日崇拜、探訪都不間斷,由於人口外移,會友多半是留在當地的長者,在看似毫無新血的偏鄉離島,默默地耕耘。

江華島第一間教堂,橋山教會,現在為歷史展覽館。(圖/李相蘭牧師提供)

百多年歷史聖公會聖堂 融合西方和韓屋
江華島有一間大韓聖公會聖堂,是聖公會首爾教區的一座主教座堂,也是韓國的第一座韓式教堂,於1900年11月15日建成。由於教堂融合東西方文化藝術,建築風格獨樹一幟,更是研究韓國建築史的寶貴資料。教堂也於2001年1月4日被納入南韓國家遺產。

當宣教師約翰‧科菲(Charles John Corfe,韓國名字為高要翰,1843∼1921)被任命為朝鮮的第一代教區主教時,在仁川開展醫療活動,隨後進入江華島,在海邊簡陋的房屋裡開始宣教。

約翰‧科菲找到朝鮮最有名的建築家,也是曾經參加景福宮修補工程的木匠首領商量,要求採用中國長白山生長100年以上的紅松作為木料。尋找木材的事情由第二代主教特納(Arthur Beresford Turner, 韓國名字端雅德,1862--1910)負責。為了取得木料,特納前往長白山(朝鮮半島稱白頭山),用100年樹齡的紅松做成木排,經過鴨綠江與西海運到了江華島,光是運輸就花了6個月時間。而為了乾燥木材又花了6個月,由一個外國宣教士來承擔如此艱難的任務,顯見非常辛苦。

江華島聖公會第一座教堂,融合韓國和西方建築。(圖/仁川觀光局)

教堂使用長白山紅松木 未使用釘子
特納主教最終累倒,與世長辭。修建教堂由第三代主教馬克‧納皮爾‧特羅洛普(Mark Napier Trollope,韓國名字趙瑪可,1862--1930)接任。教堂的外觀仿造諾亞方舟,在船頭安排大門,中間是教堂,教堂鐘置於西側,船尾設了司祭館。

大門上匾額寫著「天主聖殿」字樣。教堂的建造採用了朝鮮半島的傳統建築方式,完全未使用釘子,而是將木材相互鉚石契而成。外觀上它是一座兩層建築,內部卻是多層結構,採用古羅馬巴西利卡式教堂風格,可同時容納250名信徒。教堂的拱形門和透過玻璃窗灑進的陽光,給人一種神聖莊嚴之感。

1900年11月15日,大韓聖公會江華聖堂大功告成。這棟建築融合基督教文化,並對江華島歷史文化的深入瞭解和周密的構思,也凝聚了建築大師的豐富經驗和技術,整棟建築體現了早期聖公會宣教士對本土化的用心,在當時也是一座大教堂建築,還可以從建築來看韓國基督教的歷史,堪稱傑作。這座教堂如今每個週末都有聚會。

聖公會聖堂內部陳設多層結構。(圖/仁川觀光局)

江華島承載朝鮮和教會多年歷史 
李牧師表示,通常參訪行程會到南、北韓分界線非軍事區的板門店參觀。但是從首爾去板門店車程較長;從首爾前往距離北韓最近的江華島,車程則只要一個小時,當地有一個和平瞭望台,就可以眺望一江之隔的北韓風景。

江華島本身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根據江華島史冊記載,最早在高麗時代,為抵抗蒙古入侵,而遷都江華島。朝鮮時代,又成為躲避北方游牧民族入侵避難所在;之後朝鮮為抵禦滿州人入侵,兩次選擇退到江華島,並成為防衛當時漢城首都的前哨站。因此在江華島,可以看見有眾多城郭、鎮、堡、墩台、砲台等軍事設施。

若是登上高麗在與蒙古的戰爭中,守護江華海峽的重要要塞——甲串墩台,可以將鹽河江盡收眼底。鹽河江自古以來就是海上交通的樞紐,也是長期以來阻止外部勢力的軍事要塞。每到寒冷的冬天,河面上就會出現浮冰,呈現出別具特色的風景。 

李牧師表示,江華島發現不少石器時代的支石墓,是很好的南韓歷史教育教材。江華島最近開放的基督教歷史博物館,有當地牧師介紹江華島的基督教歷史,可認識很多基督教的人與事。

江華島上也有些基督教營地和禱告山,其中知名的是摩尼山。李牧師說,傳言早期有很多算命乩童或傳統信仰的人前去,後來因為有太多基督徒前去禱告,拜拜的人們已轉往別的地方。

李相蘭牧師參訪江華島的基督教歷史博物館。(圖/李相蘭牧師提供)

從韓國教會歷史 看現今韓國教會發展
李牧師接著表示,江華島當地產紅皮蘿蔔、人蔘和蝦醬,因此到江華島,絕對不能錯過當地的鄉土料理。若想要放鬆心情,席毛島礦物溫泉是江華島的熱門景點之一,當地也有十多座露天溫泉,旅人能夠一邊泡戶外溫泉,一邊眺望廣闊的西海景色。

根據日前的統計,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外旅遊景點,日本居冠,其次是南韓。李牧師表示,江華島連結仁川和首爾各有一座長橋,僅有一個小時車程,因此南韓人多數開車前往,另有旅行團組團。當台灣的弟兄姊妹前往南韓教會學習宣教、敬拜讚美、門訓和聖靈工作時,有機會也可以到江華島,一窺南韓教會發展的起源,以及如何從南韓出發前往世界各地,不忘上帝當初的託付。同樣地,我們也能重新回到上帝面前,秉持上帝給我們的呼召,繼續往前。

相關新聞:

出國潮席捲而來 背上行囊旅行趣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