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兒虐事件之後, 如何做在那最小的身上? 兒權監委葉大華:看見社工隱形職災 邊緣危機兒少須社區一起來守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近日,1歲男童「剴剴」(化名)遭到兒盟委託收托的保母凌虐致死,引發社會群情激憤及輿論譁然。衛福部長薛瑞元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並提出後續加強社會安全網的策進作為時,代表衛福部向社會大眾致歉。

雙北市長蔣萬安及侯友宜也公開表達痛心並致歉,基北北桃四縣市首長則共同提出「7+1守護方案」及三方共訪機制,期望能亡羊補牢,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而在「剴剴」的悲劇曝光後,服務此兒保個案的社工被警方上銬移送的新聞畫面,引發社工界集體炸鍋,公開表達憤慨及嚴正抗議。3月19日國際社工日前夕,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發出公開聲明,提出「全面檢視社會(兒虐)問題的成因,不要將社會安全網變成社工安全網」、「政府重視社工負荷與量能,協助減輕工作負擔」及「希望社會大眾成為社工最重要的夥伴,一起建構社會安全網,社工願意盡心成為其中一份力量,社工不是神,盼望社會看見社工的限制。」

值此關鍵時刻,教會和基督徒應當如何回應耶穌「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參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0節)的誡命並採取行動?

長期關切兒權議題及跟社工人員一起工作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監察委員葉大華受訪時表示,第一線的保護性社工所接觸及關懷的,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失功能高風險原生家庭的兒少及嬰幼兒。

按規定,社工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當接獲通報個案遭遇到受虐或家暴的危急狀況時,即便是半夜,都必須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馳援及進行安置;長期高壓喘不過氣的工作環境及工時,讓很多原本懷抱助人熱情的社工身心飽受煎熬離職,社工新血不但難覓,且流動性高。

危機兒保個案社工手機全天不關機
據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所揭露的公開資訊,台灣的兒保社工的兒虐接案量,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每位兒保社工平均案量是國外的9倍;衛福部的統計則顯示,中央強化社會安全網補助地方政府聘用的社工人力的流動率,從110年的14.5%,攀升至去年(112)的25.8%,連續3年攀升。

以全台各縣市社工進用率最低(71%)的新北市為例,一名兒保社工的個案就可能分布在深坑、石碇、新店與烏來,其中光是新店到烏來的幅員就非常廣闊;也有嘉義的兒保社工一天內結束在大埔鄉的家訪後,立即騎兩個小時的機車到阿里山去訪視案家,而且訪視完後,還要在期限內提出書面報告。這些都是很多收案高風險邊緣兒少家庭的第一線保護性社工的生活日常,長期高缺額及高流動率也就不足為奇。

葉大華監委。 (圖/翻攝自國家   人權委員會網站)

葉大華說,第一線社工的整體工作模式,就是結合各樣的資源,來協助所服務高風險弱勢家庭與族群個案,改善他們的處境,讓所扶助的個案有能力脫離困境,剛強站立。

而能夠進到社會安全網由公部門及兒保機構開案,交由第一線保護性社工去服務的個案,絕大多數都是原生家庭功能非常破碎的邊緣兒少,社工所承受的,其實是社會的痛,但社工常被外界不切實際地期待,必須自己有能力去面對排山倒海的難題。

高工時高壓力 社工也需要關懷代禱
像是長期關懷兒虐及受暴個案的社工,因在服務案家的過程中同理受害者,自己也出現創傷反應,在學理上這就是「替代性創傷」,特別是負責高風險保護性個案的社工,替代性創傷更是常見的職業病。葉大華提醒社會大眾,社工看似是助人者,但也同時是「隱形職災者」,需要社會大眾更多同理及教會更多的關懷與代禱。

3月19日適逢國際社工日,葉大華說,在社工的職場環境中,流傳著「弱弱相幫」這個概念;也就是說,社工雖然是助人工作者,但其生活品質及工作條件與環境,某種程度也是另類的弱勢,而社工也是屬於高度情緒勞動的職務。

葉大華(左二)與兒權夥伴一起站出來發聲。(圖/本報資料照片)

她在擔任監委前,長期和台少盟及勵馨團隊從事邊緣家庭危機兒少關輔,她和社工夥伴都相信,要幫助危機家庭兒少從逆境翻身,從他們小時候做起是重要的。

本身是教會長老的葉大華說,神一直把「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參雅各書一章27節)的呼召放在她的心中,現今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愈來愈多的孩子是出生在失功能的原生家庭中,他們遭遇經濟貧窮,或是心靈恐懼,乃至於長期處於受暴、受虐,甚至基本的生存權都面臨威脅,他們不見得沒有生身的父母親,但卻孤苦無依,很多第一線的兒保社工都盡己所能來幫助這些邊緣兒少。

葉大華說,台灣很多社區其實或多或少都潛藏著受虐卻還沒有進入社會安全網的邊緣兒少,她建議大家可以多去了解第一線社工的工作性質及面對的難處,在看重他們的助人專業外,更需要尊重社工的價值,社工師就是代表國家去協助邊緣兒少能夠享有基本的人權。

至於社會與教會怎麼從這次的重大兒虐事件中,看到社會陰暗角落裡無依無靠且身處患難中的邊緣家庭孩子的需要,且以行動做在那最小的身上?

葉大華建議,保護兒童及善待兒童的兒權概念,需要更加進行公眾宣導。像是在各級學校及社區推廣兒童守護教育,當更多社區裡的大人及小孩都具備保障兒權及尊重孩子的知能及行動,這樣邊緣兒少被漏接的憾事或能減少。

倡議「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兒童權利保護要從社區守望
葉大華說,很多兒虐事件的加害者,都是兒少身邊的主要照顧者,除了家長,就是保母及幼托機構從業人員,很多照顧者自己的身心都出現很大的問題,卻沒有及時被外界察覺及關懷。所以要關懷兒少受虐,把照顧者照管好也是很重要的;此外,若是大家在公共場所看到兒少身上有奇怪的傷痕,或許為那孩子打個113通報,就有機會幫助孩子改變處遇。

而照顧者充能更多的照顧能力,也可在承受壓力時,有求助和紓壓的管道。很多會動手打小孩的照顧者,都是情緒控管出了問題,他們有的是童年時期遭受到他人的不當體罰與對待。

她建議社會及教會都要更多開設「兒少照顧者怎麼照管自己情緒」的課程。孩子在幼年期一定會鬧會吵,但大人一旦因著血氣體罰孩子,就是侵害孩子的人權。台灣與國際接軌,把每年的4月30日訂為「國際不打小孩日」,社會安全網的建構需要鄰里守望相助,從社區、警政、衛政及社政共同協力,才能有效預防及及時發現兒虐事件,遍布各社區內的教會,就是鄰舍最好的協力夥伴。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