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方舟教堂興建背後送錶感人故事 張則義牧師為父親製作紀念寶石 傳承美好信仰記憶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台中基督救恩之光張則義牧師為懷念父親,製作寶石系列,每個系列寶石背後都有故事。(從左至右)象徵「祭司胸牌」系列、懷念父親兩次送錶恩情製作的寶石,還有行星系列寶石。(圖/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我為了建堂,變賣自己所有,甚至將父親送我非常貴重的錶也拿去網上義賣,沒想到賣出去幾天後,這隻錶又出現在我的桌子上。我很驚訝,原來是家人買了,父親又再次送給我,並對我說:『那是我送給你的東西,你要好好珍惜它!』」

台中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創會牧師張則義談起與父親的回憶點滴,他表示,當時他覺得對不起生養他的父親,但又認為,自己應該以天父的事為念,至今這隻錶,他仍捨不得戴。

在台中市進化路上有一座吸睛的方舟教堂,這座以清水模為架構的綠建築,曾獲遠東建築獎殊榮,張則義牧師就是這間基督救恩之光教會的創辦人,日前他在主日追念已故父親,並說起教堂興建背後,父親兩次送錶的這段感人故事。

張則義牧師。(圖/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提供)

「祭司胸牌」象徵信仰傳承
張牧師說,父親是世界上最愛他的人,去年父親離開後他非常傷心,有一段時間不知道如何調適,感謝教會的施佩汝牧師,也是手作藝品教學老師,教他將已故父親的一點骨灰鑲工在五彩寶石,做成一系列紀念品,有「祭司胸牌」、「城牆根基」、「行星系列」、「海洋系列」等,每一套寶石作品,都代表他對父親的思念。

張牧師甚至把父親一些骨灰做成手錶錶面形狀的寶石,懷念父親兩次送錶恩情;如同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3節:「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卑賤的要成為尊貴;令人懼怕的,要變成可愛的。

其中「祭司胸牌」系列引用出埃及記二十八章17節,象徵祭司家族代代的傳承;不僅張牧師,還有他的妹妹張艾莉牧師,加上下一代,現任基督救恩之光教會主任牧師的張時斌,象徵整個家族從父親開始到第三代,都在祭司家族裡服事。

「城牆根基」紀念父親協助建立教會
「城牆根基」寶石,引用啟示錄二十一章19節,象徵父親過去參與建造教會的基石,包括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嘉義榮恩教會等共有四間。

海洋系列寶石。(圖/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提供)

為何慎終追遠很重要?張牧師表示,如果後人不去紀念,久而久之忘記先人埋葬之處,最後可能就找不到了。有些人不喜歡去墓地,有些人為家人採用海葬或樹葬,無論何種埋葬方式,聖經注重的是家譜和世代傳承。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0、51節:「 ⋯⋯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我們要先勝過死亡的權勢,才能做成神的工。

2016年張則義牧師家族聚餐。(圖/張艾莉牧師提供)

懷念父親堅持信仰 帶領族人信主
張則義牧師的父親是第一代基督徒,當初為了信主,跪在客廳,被祖父拿著椅子砸在身上,不准他信教;但是張牧師的父親不為所動,堅持對的事,即便父親生氣,仍死守信仰!雖然受到逼迫,仍然一路默默守候家人,影響到子女、孫輩,甚至影響不少長輩、親友信主。因著張則義的父親,信仰一代傳承一代。

施佩汝牧師。(圖/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提供)

從旁觀察張牧師製作寶石的施佩汝牧師說,張牧師和父親之間有很多的故事,生命中留下很多重要的記憶點;因此張牧師每做一套寶石,都會訴說他與父親相處的一段故事,他也透過製作過程,想起父親很多的美好行誼,並透過寶石存留下來。

與父親相處點滴 化為寶石記號
譬如認識張牧師的人都知道他喜歡釣魚,張牧師製作「海洋貝殼」寶石作品,思念父親過去陪伴、教他釣魚。張牧師會說的第一個日文字,是父親教他的「握壽司」,所以他也用寶石製作了一個握壽司。未來如果迎接新的節期,或張牧師想起與父親相處的某些故事,也許還會持續有新的作品產出。

在清明節前,施佩汝牧師在教會開設「生命紀念寶石課程」,期望會眾在主愛中將思念收藏於生命寶石,留下與逝去親友間美好的紀念。她表示,寶石製作原本是一種手工藝的製作方式,成品是美麗的飾品,具有個人獨特的創意。

課程中製作的寶石。(圖/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提供)

清明節紀念親人,手做飾品是很特別的事,「⋯⋯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3-24節)。最重要的是回到主前,紀念離開我們的家人,而不是感到悲戚。她期望透過手作工藝思念他們,將上帝透過他們留給我們的美好特質,傳承下來,好在我們的生命中再次被展現。

每個人都可製作追思親人紀念寶石
她說,每一個家族都有不同的優點特質,神透過這些離開的長輩,給我們很多的祝福,不管他們生前與我們的關係如何。她以自己為例,她的父親會家暴,她與父親關係不是很好,直到她信主後才回想起父親曾經對她的愛,也讓她體會到,原來在主裡的思念有美好的記憶,而不像過去,想到父親只有怨恨而已。 

她這次在教會開的課程,則是希望帶領弟兄姐妹在主裡思念那些離開的親人,然後透過嵌入骨灰的寶石製作,把一些思念的元素放進去。親人在我們的生命裡面留下哪些記號,也許可以學習張則義牧師做的「海洋珍珠貝殼」,述說著他和父親之間在海邊的故事。

課程製作的寶石。(圖/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提供)

當我們紀念已逝家人,一定也有一些故事,可藉由有顏色的水晶碎石或者是原石、石頭,還有一些真花做成的乾燥花,象徵我們對親人的感念。譬如,她覺得自己的父親像是天空藍或海洋藍的藍色,因為他直到癌末都是一個很外放開朗,喜歡自由自在的人,她想要做的圖案是藍色大花朵旁邊放上一朵橘色小花,藍色大花朵代表她的父親,橘色小花則是她。這是她對父親的記憶,也是她和父親之間的生命關係。透過手作,可幫助弟兄姊妹重新紀念自己的親人,找到可以去傳承的美好事物。 

教會一位姊妹去年底剛受洗,今年1月21日被主接走。這位姊妹的女兒在母親將離世的時候,也想要用母親的骨灰作成寶石紀念品,但是與家人傳統觀念不符而被阻止。施牧師認為,不要因為使用骨灰而與家人產生衝突;因此,在這位姊妹安息前,女兒徵得家人和母親本人的同意,剪下一小撮頭髮,成為思念的記號。

體驗主愛中真實平安與復活的盼望
也有一位姊妹的親人才剛離世,想手作藝品給其他親友,她鼓勵這位姊妹來學習製作方式,更建議可以採用紀念的儀式,帶其他家人一起懷念親人;譬如聊聊與已故親人相處的故事、與親友一起製作藝品。只有自己體驗在主愛中紀念親人的感覺,才會有真實平安並充滿復活的盼望。

施牧師表示,就像我們仰望十字架,會想到耶穌的救恩,是復活、戰勝死亡的記號。華人也有慎終追遠,不要數典忘祖的觀念,以免下一代或再下一代完全不知道祖先是什麼樣的人。不管是在教會或者是在家中,她期望每個人能在主愛裡、在將來復活盼望裡,紀念那些已經離開的家人,想念他們的美好,也將神透過親人帶來的美好記憶傳承下來。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