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學校篇】皮世明教授: 學校搭建舞台培育學生實作力 還有解決問題軟實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中原大學擁有完善之機械工業4.0自動化示範產線,積極培育產業精英人才。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畢業季來到,許多年輕人面對求職感到徬徨,到底職場需要怎樣的人才?年輕人如何及早預備自己?

中原大學教務長兼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皮世明表示,目前企業需要的人才,除了專業之外,還要有實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溝通、協調、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軟實力,以及具有專業倫理跟社會責任,在企業中能發揮自己的價值,甚至能幫助企業創造社會價值。

他說,學校不是培養一群能夠就業的人才,乃是要培養一個在人生發展中比較健全的人,這才是教育的目標。他也期待年輕人對自己有一些夢想,或是希望自己在這領域能夠成功,是因為可以在工作上找到滿足感,以及個人的成就,並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能夠平衡發展的人。 

根據調查,中原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工作的學用相符程度高達八成。

中原大學過去理工科很強,在強調全人教育之下,共設立八個學院,早在張光正董事長擔任校長任內,就和一些企業和廠商接觸,並且成立就業學程,讓學校培育的人才,最終可以銜接到產業需求。面對近幾年,台灣半導體人才缺乏,為了符合國家培育人才政策,學校籌設半導體產業學院,與國內一些知名的半導體廠商,包括台積電等,一起來培養人才。 

透過各種管道 幫助學生培養實作
學校如何在課程規劃上,幫助學生有實作能力?

一、就業學程,連結校友企業。各校都有就業學程,中原連結的企業以校友企業為主,光是中原的校友企業就有七百多家,這些校友企業也希望能夠培育學弟妹,由於與校友連結強,在就業學程推動成效也不錯。

二、實習或總結性課程,落實學用合一。全校各科系都安排實習課,進到企業參與實習,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環境。「總結性的課程」是參與企業的專案或專題實作,即使學生不見得能進入職場現場,但是藉由企業提供的專案課題,讓學生在實際執行下,有機會統合過去所學課程及學習經驗。

而這些專案或專題,由教授帶領學生一起來做,學生產出具體成果以公開展示方式呈現,也會邀請企業主管或實務界專業人士參與評審,了解學生所做的有無符合需求或解決問題。

他表示,過去的年代,以為只要考上大學,好像以後就保證有工作;可是現在許多人都具備大學學歷,他們需要的是可以實作的機會,也就是一個能夠展現所學的舞台。學校應把這個舞台搭好,不管是安排實習或是專題實作,在教育體系的引導下,讓學生能夠盡情的發揮,否則他們進到社會適應的時間就會更長。

皮教授也提到,那些實習或專案實做的企業,必須經過學校的評估認可;而且學生實習的任務和工作性質,也必須與學生的專業結合。譬如,資管系學生實習,工作一定是要寫程式,也就是和資訊高度相關,否則就不算實習。 

皮世明教授

鼓勵適性發展 修輔系和雙主修
三、鼓勵學生修輔系或雙主修。他表示,現在社會需要跨領域的人,學校開設跨領域的學程、就業學成和微型學程,這些都是在培養跨領域人才,而且參與的學生非常多。畢竟多修一個跨領域學程,多學一項專業,未來就業機會也會更多。

他表示,學生畢業後,必定會面對職場很多競爭,可是也有很多的機會,因為他們未來的發展,不會被原來的科系所限制;其實國內現在很多學生,到研究所反而轉去唸其他的科系。因此,學校非常鼓勵學生適性發展,找到自己的興趣,學校也提供很多機會讓他們去嘗試,延伸他們的專業技能,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 

皮教授表示,中原設立職涯發展處,新生進來,就會做一些職業性向的探索和分析;目前每個學院有一到兩個科系,開設大一新鮮人必修的「大學入門」課,讓學生知道科系的特色,課程規劃、學校有何資源、畢業後未來就業規劃?讓學生了解今後會學什麼或做什麼,以便及早預備;有些人也許考進來後,發現對專業學科比較沒有興趣,但是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可以透過跨領域學程或微型學程,先了解其他科系所學的內容,而不是馬上轉系。

「大學入門」課 了解未來四年所學
中原也讓學生有兩次轉系的機會,而且完全不看成績,只要和系主任面談,確認學生對這科系真的有興趣。 

除了專業和實作能力,皮教授認為,學生還需要的軟實力是:

一、溝通和協調的能力,也就是團隊工作的能力。尤其目前在跨領域和多元文化的環境,更為需要。

二、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的社會多變,可以說壓力大,但是機會也很大,軟實力的培養,對年輕人的發展可長可久。現在新的資訊不斷出現,例如人工智慧是一個工具,可用在不同的領域,我們是否能在這些不同的領域找到合作或是應用的機會?這也是很重要的軟實力。

學校應在課程規劃上,幫助學生有實作能力。(圖/受訪者提供)

三、很強的學習能力。不管在學或畢業後,要持續不斷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若是沒有不斷學習,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軟實力,也很難長久發展。

皮教授談到,企業不能單以賺錢為目的,應該重視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這也是年輕人應該具備的觀念。學校在各科系開設一些專業倫理課程,讓學生重視道德操守,並且在專業領域能有倫理判斷的標準,才能夠在企業裡,發揮自己的價值,貢獻於企業,甚至能創造企業社會價值。

不只有好工作 且找到理想實現 
很多人畢業後可能會覺得自己讀這麼多書,希望一開始就找到很好的工作,薪水能夠很高,但他期待年輕人應該對自己有一些夢想,或是希望自己在這領域能夠成功,是因為可以在工作上找到滿足感,以及個人的成就,並且可以尋求工作跟生活上的平衡,做一個平衡發展的人。 

最重要的是,他覺得年輕人應該思考,所做的工作能不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不管透過一些活動或是專業倫理,達到貢獻社會的目標,這不單單只是賺錢的問題,可能是一個成就感以及個人理想的實現。不管身在哪一個年代,這種價值觀對年輕人來說,才會是一個好的指引跟發展。

相關新聞:投資未來世代 厚「職」青年夢想競爭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