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道聽圖說圖像小說專欄】第九藝術 法國圖像小說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文╱黃瑞怡

美國超人漫畫和新潮流圖像小說,與日本歷史悠久的連載漫畫,分別在太平洋兩岸博取全球讀者注意力。若將視角拉廣,全球漫畫地圖是否還有其他閃亮地域?答案是肯定的。歐洲藝術大國法國便是一例。

從20世紀開始法語漫畫(Bandes dessinées,簡寫BD)幾經起伏,最後一次復興從80年代至今未衰。早期經典《高盧英雄傳》或《丁丁歷險記》(系列原作者喬治•勒米實為比利時後裔,但這套書以法語出版,第一批忠實粉絲也在法國)老少咸宜,享譽國際,因此他國讀者不一定意識到法國漫畫讀者群獨特性。

與美日相較,法國漫畫更重視成人市場;並非出現大量暴力或情色,而是作品從主題、節奏、畫風,都不見得吸引高中以下的孩子。法國任何一家書店,必定有圖像小說區,讀者群也跨越童年、少年到成年。從地鐵站、咖啡屋、海灘傘下,到家居長椅,法國人手不釋卷,圖像小說是和其他類別書籍一樣稀鬆平常的選擇。

全民文化對圖像小說的重視還可從他處窺見端倪。國家級文化單位對漫畫推展的重視;享譽全球的拉古蘭國際漫畫節;羅浮宮與不同漫畫家的合作關係。因漫畫與圖像小說在法國的地位,不少人稱之為法國「第九藝術」。

或因發展初期就將成人讀者包羅在內,法語圖像小說更普遍探討形而上或嚴肅題目:藝術的定位和意義、哲學、宗教,政治等。探討生根於故事土壤與角色對話裡。與許多美日漫畫張揚鮮豔的畫風相較,法語圖像小說風格傾向於節制、收斂,色調或僅有黑白,或偏向沉穩。許多上乘作品風格更像是小眾藝術電影或文藝散文,在有限篇幅裡言簡意深,餘韻綿長。或否圖像小說在社會地位已經牢固,不需大聲疾呼讀者注意自己?

法國圖像小說數量龐大,代表性作家繁多,難以在一篇文章裡做有系統性的全面介紹。以下幾部圖像小說,是半隨機挑選以行旅為主題,但風格截然不同的當代名家作品。

▲因法國全民文化對圖像小說的重視,任何一家書店,必定有圖像小說區,不少人稱之為法國「第九藝術」。 (圖片來源:https://bookriot.com/four-great-graphic-novels-french-quatre-bandes-dessinees-fantastiques-en-francais/)。

《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

這本旅法作家瑪贊•莎塔琵(Marjane Satrapi, 1969-)的回憶錄,是與專欄之前介紹的美國記實經典《鼠族》並駕齊驅之作。

莎塔琵出身世族,外祖父原是卡爾扎王子,與她情誼深厚的表叔是異議政治家,流亡多年終遭處決。父母出身都市階層,強烈反對獨裁,經常參與示威,又急欲保護獨生女,因此家裡氛圍也像街頭般常有張力。莎塔琵成長時伊朗社會動盪:10歲伊斯蘭革命(1979年極端保守的基本教義派掌權,開始連串新令峻法,全面改變人民生活);12歲兩伊戰爭讓平民生活雪上加霜。當她展現家族血液,帶著女佣偷偷上街頭抗議,高喊「共和國萬歲」、「國王下台」,催逼父母做出艱難決定,在她14歲時送往維也納求學。回憶錄第一冊記述在德黑蘭童年到少年,第二冊則記述異國求學、回鄉,再離鄉的過程。

莎塔琵善於結合古老象徵與日常生活,呈現孩子天真熱眼觀時局,和在歷史、文化、政治重重漩渦裡浮沉的百姓。她小時候常和上帝說話,夢想自己成為第一位女先知。而後宗教情懷雖因現實磨難碎裂,她的筆成為先驅,成就這一部有特殊意義和開創性地位的回憶錄。

近代伊朗走過伊斯蘭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開放的衝擊。透過作者童少點滴帶出對傳統與現代中對歷史、宗教、政治、女權等等思考。這並非高言大智辯論,而是有血有肉地呈現在莎塔琵和她自由派家庭如何陷於伊朗革命和兩伊戰爭的蛛網裡,父母又如何竭盡所能讓獨生愛女有掙脫蛛網的機會,即便要付上讓她年少游離海外的代價。機場送行那幾幕,尤其讓人心碎。

她的藝術風格獨特,結合卡通的童真與伊斯蘭傳統裝飾風格,讓人一眼難忘。她也掌握文圖雙重敘事的力量,幾幅圖就能表達出複雜背景,同時掌握人物的內心戲。

全書無彩,相對降低獨裁政府鎮壓異己、戰爭血腥場面的刺激性。圖畫只有黑白兩色,但人物、情節、主題都帶著強烈個人色彩,沒有讀者會覺得這是一個單調平常的故事。如評論所言:「作者使用黑白畫風與簡單線條,勾勒出色彩幻變的成長故事,穿梭在現代伊朗與古波斯王朝的輝煌歷史間。」

莎塔琵自序裡說:「當我選擇說出這個故事時,我就知道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故鄉,波斯波利斯,有座覆蓋著靄靄白雪的阿爾伯茲山,還有奶奶身上迷人的茉莉花香⋯⋯這個故事,訴說的是從古波斯文明的波斯波利斯,到現代伊斯蘭下的神祕面紗。我永遠記得奶奶說過的一句話:妳要永遠對得起自己,永遠誠實面對自己。」

她之後又推出《茉莉人生》動畫版,得到奧斯卡獎最佳動畫提名,是少數經典漫畫成功改編成動畫的例子。藉著這部回憶錄,莎塔琵將「再也回不去」的純真童年、青春漂流、為革命付出至極代價的親友……永遠地留在書裡,一次次衝擊掀開書頁的讀者。

《海邊的露露》(Lulu Femme Nue)

看慣日本少男少女動漫還有美國超漫的讀者,大概難以想像平凡家庭主婦能成為長篇圖像小說的主角。

法國中生代翹楚艾堤安•達文多(Étienne Davodeau, 1965-)作品橫跨紀實文學與虛構文類。成長於法國西部,出身工人家庭,作品擅長從生活取材,結合市井百態與實驗小說技法,關注平凡人的喜怒哀樂,不著痕跡地帶出社會、環境、工農產業等議題。

主人翁露露是個平凡中年婦女―不好看也不難看,不胖也不瘦;安靜無聲,連笑容都罕見。她婚後離開職場,伺候脾氣暴烈的工人丈夫,操持家務,帶大三個孩子,在柴米油鹽裡如陀螺般旋轉,模糊了自己的面孔和聲音。她的生命場景如此平凡,彷彿日日上演的家常劇,看一集和看十幾集都一樣。露露和所有角色都是普通人,不是偶像劇的俊男美女,沒有灑狗血劇情。

有一天露露離家了!沒有交代原因,不知道去哪裡,也沒說何時返家。這是平靜生活裡突然出現的流沙,讓全家再也回不到從前的平靜?還是大家都看走了眼,露露並非一輩子認分待在農場的母雞,而是隱藏的鳳凰?

在達文多溫柔樸素筆觸下,讀者跟著露露出走,遇到一個個陌生人。第一個藥廠代表認真「傾聽」露露故事與心聲,帶她到了海邊小鎮。我們忍不住因她的臉上笑容開懷,驚訝地看著她與陌生男人出軌,也猜想:她就此不回頭了嗎?

這樣一個平板角色,達文多的文筆畫筆卻將她說得高潮迭起,是對小人物生活的頌歌,是對轉個彎路更寬廣的另類詮釋。這是個完全成人主導、成人才能體會的故事。平凡的人物,幾個禮拜時間發生的瑣事,為甚麼能吸引讀者一路看下去?

情節設計巧妙,角色視角變換自然,圖像細緻捕捉人物表情個性,「出走」,也體現平靜生活水流下的暗流,激發讀者同理心和好奇心:究竟會走多遠,會遇到甚麼,最後會不會回家……

作者創意推動故事:情節來自家人朋友的對話和敘述,幾乎沒有露露直接的內心獨白。讀者不知不覺間入戲,跟著這些配角一同推敲:這個露露,到底怎麼了?情節藉著「他者」議論紛紛推進,主角沒有出來蓋棺定論,「看戲」角度讓讀者很有共鳴。這些副角又不是路人,而是她的知交和家人,少了八卦成分,加重對讀者反觀自己與身旁是否有類似個案的邀約。

美國評論說得精準:「畫風是典型的法語漫畫風格,看似不起眼,卻有深厚功底支撐。它帶給作品一種沉靜感。所有的人物、讀者似乎都屏息等待着一種甚麼東西。究竟在等待甚麼?這個故事會給你一個答案。每一位讀者都能從其中找到他想要的東西。」

達文多塑造的露露,不僅牽動眾多普通讀者心弦,也得到專業肯定。他連續獲得漫畫大獎,之後《海邊的露露》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獲得2015凱撒獎改編劇本提名。近期精彩作品是紀實性的《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Les Ignorants: Récit d'une initiation croisée)。

《耶路撒冷小日子》(Chroniques de Jérusalem)

一般人可能不容易把感覺上不怎麼嚴肅的漫畫,和相對嚴肅的報導性文學連在一起。不過圖像小說家一次次證明,這個彈性十足的媒介能承載並表達複雜議題和信息。

自加拿大移居法國的漫畫家居•得立勒(Guy Delisle, 1966-),曾因參與動畫片在歐亞各地工作,以圖像小說形式發表半自傳型旅行報導作品:《深圳初體驗》(Shenzhen);《平壤小確幸》(Pyongyang)廣受好評。其後因配偶在「無國界醫生」人道組織任職,他們在緬甸住了一年,催生了《緬甸小日子》(Burma Chronicles)。

2008年一家四口來到以色列,妻子在加薩工作危險忙碌,不能天天回到寄居的耶路撒冷東城。自由業的得立勒當起兩個小小孩的無休奶爸。孩子在幼兒園時,他就抓緊時間帶著素描簿走遍聖城。他目睹硝煙彈雨、幾乎到家門口的戰火,也有機會和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背景的鄰居和新朋友攀談。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他與路德會牧師的友誼。牧師沒有高言大智地強灌福音,而是傾聽並回答他的問題,甚至得知他尋覓安靜創作空間的困難時,主動將教堂鐘樓閒置房間清理出來,免費提供為工作室。牧師對慕道者的溫柔,對文學藝術者的慷慨,讓人羨慕。他的寬厚為得立勒風沙漫天、硝煙滾滾的以色列一年,營造了一小片綠洲。

得立勒的圖像報導以連串幽默生活小故事組成,表面上似乎閒散隨機,沒有一定邏輯或章法,但這些生活切片,組合出在幾千年難以平靖的沙漠國度裡,在古老宗教和現代政權日夜傾軋的聖城中,一個西方無神論者的驚奇、不解、感動。

旅居將結束時,他反思:「當你將對方簡化成一個標籤或者只從一個角度去看他們,爭戰下去何其容易。」從這點延伸出和平的代價是願意從多角度看待彼此,願意傾聽和對話。若沒有真實的謙卑,沒有耶穌超越的愛,這又是多麼艱鉅的任務?

已獲得許多獎項肯定的得立勒,因《耶路撒冷小日子》得到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金獸獎,也再度進入歐美暢銷書榜單。他如此定位自己的作品:「我的遊記多半是以小故事串連而成,當我旅行時,名勝古蹟並不是我惟一感興趣的,人與人之間的萍水相逢更彌足珍貴。」

圖外之音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文學藝術創作,極大程度上是個人孤獨的心路與筆路歷程。最近幾年更多涉獵資訊和與年輕一代對話,才明白一國政府有計畫、有系統地介入,往往能為創作者開闢友善土壤與氣候,長期下來就能見到豐碩果實。韓國電視劇和日本動漫輸出外地,都與國家的推動和支援有關,造就版圖小國成為文化軟實力大國。當然要能真正鼓勵創作者和催生好作品,政府支援要有節度,才不致將創作者變為宣傳機器,產出一堆樣板戲。

法國圖像小說的花繁葉茂,同樣與政府鼓勵,和國家級藝術博物館有心人多年推動,密不可分。換句話說,這些圖像小說家並非單打獨鬥,而是有各樣資源支持,也有廣大成熟的讀者群作後盾。

這不禁讓我做起夢來:華人教會作為地上神的國度,如果願意為基督徒圖像小說家提供資源與禱告,假以時日,在已露出新苗的華語圖像小說園地裡,或能有為耶穌基督福音長成大樹,指向天空的創作者?

書目:
《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瑪贊‧莎塔琵,尉遲秀譯,2019,愛米粒,臺北。
《海邊的露露》艾蒂安‧達沃多,黃洵宓譯,2019,湖南美術,中國。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艾堤安‧達文多,陳蓁美譯,2017,大家,臺北。
《耶路撒冷小日子》,居‧得立勒,陳文瑤譯,2020,臉譜,臺北。

〔作者簡介〕黃瑞怡,臺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語文教育博士,專攻兒童青少年文學。多年在南加公私立中小學任職,現任優曦基督教學校國際學生部主任,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資深同工及教師。文章散見臺灣,北美基督教刊物。近八年為臺灣《校園》雜誌「尷尬少年遊」及「惡水築書橋」兩個專欄作者。曾參與遠東廣播公司童話系列講座。跟隨自家兩個愛閱讀的大孩子繼續拓展閱讀視野。

本文取自《神國雜誌》69期:神國知行-文化 KNOWLEDGE & PRACTICE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