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1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國際書展呈現閱讀的多重宇宙, 未來書該怎麼讀?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本報主筆】寒冷的農曆年假結束了,開春之後,多數人就重新投入職場,除了回到忙碌的生活外,在發條還沒有正式上緊之前,或許還可以抽空參加一項心靈活動,就是從一月31日開始的第31屆台北國際書展,或許可以藉著這個閱讀盛會,平衡一下年假期間過度享受的身體感官,讓停滯已久的心靈也可以活動一番。

閱讀習慣由紙本往數位挪移
固然參觀書展是一項心靈活動,不過我們也觀察到,近幾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活動已經悄悄地發生一些變化,其中明顯的變化是「主題式」的活動內容,主辦單位規劃不同的主題,期望帶動或引導讀者閱讀的方向。雖然這是一個閱讀的參考指引,但是我們也觀察到,近年來閱讀人口,或著說紙本書的閱讀人口明顯減少,連帶使許多傳統出版社面臨經營困境,今年台北國際書展的參展單位減少就是一個例證。

然而,另外一項指標又讓我們觀察到,閱讀人口的變化可能不單純是數量的改變,更有可能是閱讀習慣的改變,最明顯的變化是從紙本閱讀向數位閱讀移動。

根據文化部推動成立的文化內容策進院的調查,2020年台灣數位出版的總營業額為55.36億元台幣,雖然佔整體出版市場不到5%,但已較2019年成長超過三成。另外,根據國家圖書館的調查發現,2021年台灣電子書的發行種類達到5萬7710種,比前一年成長6成以上,並且占當年度所有新書的3成。

這幾項調查顯示,閱讀人口的整體數量可能不是實質減少,只是閱讀習慣正在進行板塊移動,雖然台灣數位閱讀市占率仍然偏低,但數位閱讀已經是國際趨勢,台灣勢必會朝這個方向移動。這將是傳統出版業者的挑戰,同時也是契機,如何因應新的閱讀習慣,提供更適合閱讀的載具與內容,將是出版業的重要課題。

牧養數位化會友成為新課題
從閱讀習慣的改變,思考基督徒的信仰和教會的牧養,我們也觀察到這將是一個新的挑戰,如何在虛擬的數位世界中讓人接觸並接受福音,以及如何牧養習慣在虛擬世界中生活的「數位化會友」,對於宣教和牧養都是必須面對的課題。

已經有一些學者與牧者注意到這樣的發展趨勢,並且提供一些參考策略。我們要提醒的是,閱讀板塊的移動在某種程度也代表思維的轉變,過去對藏書量的衡量單位是「冊」,不久之後衡量單位可能改為「G」(數位資料的容量單位GB),閱讀的內容也將不限於文字,影音極可能成為更容易吸睛的呈現方式;甚至以極簡時間聽人「說書」,都可能成為未來更為普遍的閱讀方式。這並非異想天開,看看現今數位市場中已經興起影音書介、有聲書這一行,就知道這將是未來可以發展的另類出版。

信仰和閱讀需要既廣且深
閱讀板塊移動不僅是促使新興產業發展,更深遠的影響則是閱讀習慣帶動思維與判斷力的改變。過去以紙本書為主的時代,閱讀的廣度可能受限,但閱讀一本書後的思考可以很深;而電子書的串聯技術可以讓讀者更方便查找相關資料,此項便利性必定讓閱讀的廣度增加,但因數位出版的特性,特別是影音出版品,將限制讀者思考的深度。

因而,未來的閱讀可能會產生一種現象就是以「快而廣」取代「慢而深」,閱讀者可以快速閱讀各種資料,但是失去深邃思考的習慣。這樣的影響也必定在基督徒讀者中產生作用,當基督徒閱讀範圍更加寬廣,但思考日益淺薄時,不論是對宣教或牧養,都將是考驗。

面對這樣的趨勢發展,我們要剴切地呼籲,基督徒的信仰反思和教會牧養不但要有廣度,也要有深度,而面對未來數位閱讀時代,基督徒應該善用工具的便利性,但卻要保持傳統閱讀的深度思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