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世界文化遺產之旅】德國腓特烈大帝的無憂宮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腓特烈大帝籌畫打造的無憂宮與葡萄山梯形露台。

◎胡慧馨

關於德國宮殿,最耳熟能詳的無非位於巴伐利亞弗森,由路德維希二世國王建造的新天鵝古堡。其實在與柏林相接、許多重大事件的發生地波茨坦(Potsdam),也有兩座於十八世紀興建,讓人們更了解德國王室歷史的「無憂宮」(又稱忘憂宮)和「新宮」,值得一訪。

從「無憂宮」的命名與強調享受生活和大自然的設計理念,不難推知貴為普魯士皇帝的腓特烈二世(又稱腓特烈大帝,1712-1786)曾經多麼渴望卸下保家衛國、開疆闢土的重責,天天在這座由他精心籌畫的宮殿內讀書,在葡萄山梯形露台散步,時時徜徉在哲學、音樂、文學、藝術的世界中。

《腓特烈二世在無憂宮舉辦長笛音樂會》,阿道夫·門采爾作

喜愛文藝君主打造洛可可式夏宮
自幼喜愛音樂,特別是長笛,年少熱衷法國古典哲學、文學和啟蒙運動相關書籍,嚮往公正、博愛社會的腓特烈二世,曾自詡「哲學王」。而「無憂宮」即是根據他畫的草圖,在1745年至1747年興建的小型洛可可式夏宮。

就民族主義的角度,腓特烈二世算是德國史上文武雙全的皇帝。然而,在他個性強勢、尚武的父親腓特烈‧威廉ㄧ世的管教陰影下,身心傷痕累累的他,有著壓抑痛苦的年少生活。

腓特烈二世從小就得接受全方位的訓練,稍有不慎還會在大庭廣眾前受到嚴厲打罵。

18歲時,因不滿父親安排的政治婚姻而與友人逃跑,事發被捕後,友人慘遭斬首,他也差點喪命。自此向現實妥協的他對父親唯命是從。

平心而論,父親腓特烈‧威廉一世對普魯士的發展算是居功厥偉。他廢除世襲租佃制,解放農奴,規定農民當兵,實行極端的軍國主義政策,因以粗暴的軍訓作風對待臣民,故有「士兵王」之稱。加上鼓勵商業、發展工業,推廣全國小學的義務教育,為普魯士的發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不過,鄙視藝文的他,嚴禁法國文學、拉丁文、音樂,也拒絕在文化上投資,又被稱為「乞丐國王」。至於何以如此,據說是他ㄧ味倣效法王路易十四的祖父過得太奢華,導致國家差點破產的前車之鑑。

無憂宮外觀。(作者攝影)

受啟蒙運動影響推行開明專制
而個性作風與父親截然不同的腓特烈二世,一上台就解散父親成立的「擲彈兵團」,禁止軍中體罰,開放言論自由,杜絕刑訊,並在幾次戰爭中展現不錯的軍事才華。為了維護經濟利益和避免強鄰威脅,1740年,腓特烈二世與父親多年的盟友奧地利作戰,最後獲得每年稅收占普魯士四分之一的紡織工業中心西里西亞等地。

受到啟蒙運動影響的腓特烈二世,主張統治者應該是國家的僕人,認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鼓勵宗教自由,還推動官僚機構和公務員制度的現代化,讓普魯士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民教育普及的國家。他和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和主張君主立憲的革命家奧諾雷‧米拉波都是好友,也讓普魯士成為歐洲第一個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國。

雖有「無憂宮是普魯士的凡爾賽宮」一說,但裡面並沒有特別豪華。或許此處是腓特烈二世心理上的「逃城」,每年4月到10月,他都會住在這裡,並邀請一些可以談論哲學與藝術的男賓客。1733年奉父命結婚的他,在父親死後,便對政治聯姻的妻子敬而遠之。宮殿建成後,有40年的時間嚴禁皇后前往無憂宮,所以此宮又稱「無婦宮」。

華美的無憂宮廳堂。(作者攝影)

無憂宮公園占地廣闊,不過宮殿本身規模不大,可以看到腓特烈二世蒐集的許多名畫,裡面除了有會客廳、書房、臥室、音樂廳外,就是招待賓客的客房。據說住在此宮時,他每晚舉辦音樂會,還會演奏自編的長笛樂曲。由於喜歡天文、地理、科學、藝術、建築和音樂,室內無論是天花板上的繪畫、雕刻或牆上、鏡框上的金飾,都有希臘神話、植物、水果、大自然的元素。

腓特烈二世也收集來自東方的絲綢和瓷器,雖然一生從未離開過歐洲,但對中國仍然充滿好奇和想像。特別的是在花園裡,還有一座稱為「中國樓」的亭樓,四周佇立許多亞洲人物的鍍金雕像。

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1758年)傷亡慘重,腓特烈大帝率軍贏得戰役。(來源維基)

連年征戰鞏固北德地區霸權
從歷史看到,無憂宮落成的1747年,腓特烈二世退出與奧地利的戰爭,雖有十年時間在夏秋之際享受無憂宮的生活,期間政治上的詭譎多變仍是不容他稍有停歇。

1750年因外交形勢嚴峻,腓特烈二世和英國交好,結果得罪與英國互爭海外殖民地的法國。而勁敵奧地利也聯合俄國、法國,一心想要收復西里西亞。1756年,自知不能坐以待斃的腓特烈二世決定先發制人對付奧地利,於是爆發七年戰爭。

由於同時要與奧地利及俄羅斯兩個鄰邦大國作戰,損失慘重的普魯士幾乎亡國,當時腓特烈二世甚至有自殺殉國的準備。幸運的是,俄國沙皇過世,繼任的年輕沙皇決定退出戰局,普魯士終能保住西里西亞。這個「天降鴻運」讓他贏得「腓特烈大帝」的稱號,不但穩固北德地區的霸權,也讓普魯士成為歐洲第五大強國。

腓特烈二世於七年戰爭後打造的新宮,處處彰顯君主制權力和榮耀。

建立宏偉壯觀的巴洛克新宮
而距「無憂宮」約2公里外的另座法式城堡「新宮」,則是腓特烈二世在七年戰爭後於1763-69年建造的,被視為普魯士時期最後一座巴洛克風格宮殿。新宮的內外規模相較更加宏偉壯觀,處處有彰顯君主制權力和榮耀的建築象徵,如圓拱、拱頂和圓穹的結構,材料有磚塊、方形石塊、混凝土,及由許多雕刻裝飾與由整排柱廊組成的設計。

這種建築與法王路易十四建造凡爾賽宮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展示君權。尤其一樓以世界各地的貝殼、玻璃和礦石拼貼裝飾牆面,用來招待外賓的「海貝大廳」,特別獨樹一格。

左圖:新宮是巴洛克風格的雄偉宮殿;右圖:新宮獨特的海貝大廳。(作者攝影)

新宮內部有客房200間,四座宴會大廳,一座洛可可風的劇院,但腓特烈二世只在南邊的翼樓設有短居的房間。

在歐洲的君主時代,舉凡皇宮、藝術品、自然標本、礦石,收藏的飛機、武器,全集中在君王手中,屬於皇室所有,所幸近代透過民主體制的健全發展,平民百姓才有機會一睹皇家各類的收藏,並且參觀基於不同理由建造的宮殿和建築。

人們總希望能過得無憂無慮,連擁有一切國家資源的皇帝也不例外,但看了「無憂宮」等皇宮後更能體會,再華美的住處,擁有再多收藏,還是無法讓人無憂和安心,而這正是聖經何以會透過歷史活生生的教訓、經文中的諄諄教導,勉勵信徒經常自省,晝夜思想的真正目的。

左圖:無憂宮葡萄山露台上,裝飾著鍍金太陽與樂器的格子亭(來源維基)。右圖:無憂宮公園占地廣闊,圖為園內雕塑。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